该如何看待“装修工月入三四万”?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6-03 07:32:05

  张同

  近日,“装修工月入三四万”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在大学生就业不充分的情况下,不少人开始选择一些看似“不体面”但是挺挣钱的工作,比如泥瓦匠、美缝工人、油漆工等,这类工人被统称为装修工人。

  不少人觉得,这种工作很累,而且“没面子”,就算收入高一些,也不愿意干。也有人认为,一些年轻人存在懒惰、怕吃苦的心理,对蓝领工作还有一些不应有的偏见。

  过去,不少家庭教育孩子时,宣扬的是“读书要吃得苦中苦”教育,蓝领工作往往是教育孩子时的反面案例,这也塑造了不少孩子的价值观,让人不自觉为工作分三六九等,使得社会也充满这个氛围。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少装修工人的薪资水平早已不亚于白领,甚至还要超过白领,而白领工作优于蓝领工作的观点,也早已失去了现实支撑。

  此外,大多数人口中所称的“体力活”,其实仍是需要技术的。泥瓦匠也好,美缝工人也罢,不是只有力气就能做好的工作。做好这类工作不仅需要体力,也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只不过这些技术活不体现在“字里行间”,也不体现在“颗粒度对齐”上,而是体现在最后的交工质量上。不可忽略的现实是,做得好的工人,会被不同雇主推荐,工作也会源源不断。

  其实,“装修工人月入三四万”还提供了另一种“解题思路”。换一个角度来看,大众媒体流行之前的人们,对蓝领工作充满了“刻板印象”,但正是有大众媒体的存在,不断用实例打破了刻板印象,让不少人通过新闻了解到了原本不曾了解的就业信息、就业细节,由此也就多了一层就业的选择。

  这也是诸如“大学生收废品年入20万”“装修工人月入三四万”之类的新闻,在社会层面引起争议的原因。这些新闻打破了大众固有的认知,社会舆论之所以产生争议,就是“旧有认知”和“真实发生”之间的撕扯。

  这一过程既是打破刻板印象的过程,也是更新认知的过程,重要的不是装修工人是不是真的能月入三四万元,而是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不妨主动去打破信息壁垒和路径依赖。无论是通过大众媒介了解,还是自己搜寻,总之不妨去尝试那些原本属于大众“刻板印象”中的工作。

  在为小朋友准备的节目中,1月23日、24日,指挥家张冰冰将执棒中国电影乐团带来“童年放映机”视听交响音乐会。本场音乐会由上美影厂正版授权,以交响乐的创新改编为基础,囊括了《哪吒闹海》《雪孩子》《葫芦兄弟》《黑猫警长》《大闹天宫》等多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百年来最具代表性的动画作品及配乐。

  <strong>游客 龙家丽:</strong>从六盘水过来的,来走亲戚。看到这地方今天特别热闹,也有很多农产品,合适的话带点回去过年。

  1月13日,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外贸保持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有三方面:一是出口有市场,主要产品竞争优势足。二是进口有支撑,国内需求潜力大。三是政策有支持,外贸发展的内生动力强。

  向均羚告诉记者,近年香港在高端医学及其他科创事项上屡获殊荣,香港特区政府在科技园建设上赋予了大量资源支持。“只要你的业务及公司规模符合进驻科技园的资格,香港政府只收取低廉租金。对重庆有志在香港从事科技产业的公司应该有很大吸引力。”(完)

  南疆边陲,太阳爬过山顶,将耀眼的光芒投射在十层大山上。

  日前,中国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一期)项目正式竣工,成为中非友谊和团结协作的又一标志性建筑。非洲疾控中心总部项目是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的对非合作旗舰项目,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大楼及时保质交到非洲朋友手中,体现了中非合作的高标准和高水平,诠释了重信守诺、高效务实的中国风范。

黎士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