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改革力度 确保人民群众从改革中获益

来源: 盖饭娱乐
2024-06-28 10:20:08

  中国经济微观察

  加大改革力度 确保人民群众从改革中获益

  【观点摘要】

  ·应对挑战,需建立健全改革体制、机制,疏通改革难点、堵点,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量质齐升。

  ·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寻求更多机遇,实现高效运行和更高收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即将于今年7月召开,这是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部署后,时隔十年再次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即将进入新阶段。

  日前,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做客《中国经济微观察·专家谈》栏目时表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有助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从而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确保人民群众真正从改革中获益”

  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

  董煜表示,改革与开放之间必须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加大改革力度成为当务之急。他强调,改革不仅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长远需要,也是满足民生发展需求、推动现代化进程中民生同步提高的必然要求。

  他认为,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持之以恒地推进改革,调整利益关系,确保人民群众能够真正从改革中受益,进而通过改革的红利推动共同富裕和现代化目标的达成。

  面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董煜认为,实现更大程度的开放和更大力度的改革,能够为国内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他强调,必须在各个领域都大力推进改革,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提供充足动力。

  在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科技革命影响深远的背景下,全面改革与外部合作环境紧密相连。董煜建议,应聚焦创新体制机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以应对外部挑战并抓住发展机遇。

  在推进改革的具体措施上,董煜举例称,比如,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寻求更多机遇,实现高效运行和更高收益。这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在开放中形成新的发展优势,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需关注不同领域改革的难点问题”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首要任务。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体制机制,特别是重点领域的改革,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董煜表示,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总量的增长,更包括人民生活品质的全面提升。当前,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不仅限于物质条件的改善,还对精神文化、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董煜强调,经济领域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其改革步伐一直走在前列。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的336项改革中,经济领域的改革占据了三分之一。而在当前的改革进程中,经济体制改革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他进一步指出,经济领域改革的着力点在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同时,还需要关注不同领域的难点问题,这些难点问题既是改革的重点,也是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和能力的关键。

  除了经济领域,民生领域的改革同样重要。董煜表示,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改革是民生领域的关键环节。

  他强调,突破改革的重点、难点,体现了基层治理的优化。通过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和能力,将使经济社会运行更加顺畅,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改变。

  董煜还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各项任务依赖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保障。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就是制度体系的现代化水平。因此,推进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将直接影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

  鼓励风险投资。在美国,风险投资对快速发展的高技术企业起到了关键作用。计算机信息产业的每次更新换代,往往都是由受风险资本支持的企业引领潮流。在美国,风险投资公司遍地开花,连地方政府都成立有半官方的风险投资公司。政府的战略性举措包括制定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以吸引风险投资,改革税制制定优惠税法,对风险投资额免征或减征税务,专门为技术风险大的高技术公司提供风险创业投资等。政府还特别鼓励科技专家利用风险资金创办高技术企业,以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

  据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10日报道,立陶宛已向乌克兰运送一批L-70防空炮。这种防空炮能在任何天气条件下摧毁5千米内的飞机、无人机和直升机。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显示,于2021年设立的“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为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事业单位,从国家层面统筹开展精神卫生相关工作。

  从中国农历除夕开始,54岁的吴爱仙几乎每天都要在餐馆的厨房里从早忙到晚,一直持续到现在。

  增加饱腹感、促进排便、改善大肠菌群、降低血糖和血胆固醇。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新华社、新华社5G富媒体实验室

吴旻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