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咖啡老林”:让世界爱上云南咖啡

来源: 秀目传媒
2024-06-28 05:37:38

  中新社上海6月27日电 题:德国人“咖啡老林”:让世界爱上云南咖啡

  作者 高志苗

  来自德国的林德恩(Eric Baden)走到哪里都带着他的“奖章”。

  自称是云南咖啡“代言人”的林德恩,1998年首次来到中国,先后在徐州、北京、上海居住。12年前,他辞去化工行业高管职务进入咖啡行业。经过几年行业观察,他在上海创立“咖啡公社”,定位于扶持云南咖啡豆。

  林德恩希望通过“咖啡公社”这个略带中式风格的品牌名,与更多云南咖农“ 建立联系”。“希望咖农一看到这个名字,就能明白我们与其他国际咖啡连锁品牌的不同。”

  他将自己的社交账户名设为“咖啡老林”:“或许可以让咖农感觉亲切”。

  从成立之初,“咖啡公社”就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让云南咖农生产出优质的咖啡豆上。从咖农手中收购生豆的同时,林德恩也与咖农分享熟豆的烘焙方法,探索独特的“普洱风味”云南咖啡。“通过系统的烘焙和厌氧发酵,云南咖啡最终的口感有了普洱茶的味道,这是其独有的风味。”

  一个外国人为何会对云南咖啡如此上心?这是林德恩常被问及的问题。“十年前我接触云南小咖农,觉得他们很苦,咖啡生豆收购价很低,很想帮助他们。”他还记得最初合作的村子“不通路、不通电、没有干净的饮用水”,而现在那里发生了巨大变化。“切实看到咖农生活的改变”也成为他向前的动力。

  为了让云南咖啡走向世界,近年来,林德恩带着云南咖啡豆参加各种国际咖啡大赛。“咖啡是一个不愿意承担风险、接受新产品比较慢的行业,我们通过参加各种比赛来推广云南咖啡,慢慢让世界知道中国有这么独特的咖啡风味。”

  “中国人喝中式咖啡”,林德恩将这句话印在了咖啡杯上。“这不是噱头,美国有美式咖啡,中国也有自己的咖啡豆和咖啡文化,云南咖啡可以代表中国走向世界。”在他看来,中国的咖啡文化是年轻人可以尝试和开拓的新领域,越来越多的饮品店将茶文化和咖啡文化融合,碰撞出不一样的“风味”。

  中国咖啡行业广阔的市场前景也给林德恩创业增添了信心。《2024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咖啡相关企业数量已达384859家,较2022年增加60236家。

  一边是“咖啡公社”的所在地上海,一边是中国咖啡产地云南。两地往返是林德恩工作和生活的常态。如今,除了担任“咖啡公社”品牌代言人,他还利用“咖啡顾问”的身份,帮助更多上海咖啡店推广云南咖啡。此外,他也邀请咖啡爱好者到云南工厂参观,了解从“种子到杯子”的全过程。

  <strong>这一年,平凡人追梦的脚步未曾停歇。</strong>

  但美方并不打算退让。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年会期间表示,避免气候变化造成灾难性破坏的唯一方法是政府和企业投入巨资。

  目前,李彬和妻子俩人生活工作在杭州。春节出车,尤其是除夕、初一两天出车,是李彬坚持了三年的习惯,今年也不例外。

  “沈鼓云”是沈鼓集团推出的数字服务平台,通过数据驱动、智慧服务,打造中国流程工业设备“云医院”,为石化等行业提供五大类机组预知性维修和诊断服务,可有效保障用户的机组安全和经济利益。

  在203分厂,吡拉西坦智能化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这条生产线是全球最大的吡拉西坦智能化生产线之一。

  在农历年的最后一天聚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晚餐是传统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想与家人团聚,这顿饭因此被称为“团圆饭”。孩子们会收到装着钱的红包。红色在中国是幸运色。因此,街道上也挂满了红灯笼。  <!--分页 -->

孙依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