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短剧行业谋精品化发展

来源: 证券时报
2024-06-26 22:32:39

  中新社上海6月25日电 (记者 缪璐)在快节奏、碎片化的时代,爽点密集和反转不断的微短剧受到大众欢迎。第29届上海电视节25日举行的上海微短剧大会上,如何推动微短剧走向精品化,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以短时长、轻体量、快节奏为显著特点的微短剧,眼下正迎来发展的关键期。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人民币,下同),预计2024年有望突破500亿元,2027年将超1000亿元。微短剧的风还吹到香港,著名导演王晶、周星驰等纷纷下场创作。

  令人“上头”的微短剧,在野蛮生长之后,提质增效成为行业共识。“从创意题材、制作技术,到演员选择,整个微短剧的赛道都在往精品化高端化快速发展。”小红书互联网和文娱行业群总经理赵维晨说。

  文旅题材或成其重要突破口。腾讯在线视频银河工作室负责人曹睿指出,讲述各地旅游产业富含地域风情和文化意蕴的故事,微短剧不仅能发挥“短平快”的特点,也能有效弥补文化内涵的不足。

  曹睿说:“文旅微短剧的拍摄需要灵感和故事,去激发人与人之间的共鸣,做这个事情既难又不难,从制作方面来说不难,但要达到流量 、口碑和市场效应兼备,非常难。”

  微短剧的精品化之路还需要数字技术加持。快手星芒短剧业务负责人王海月说,微短剧与数字技术结合,可以提升效率,打开想象的天花板,解决玄幻故事中一些无法通过拍摄实现的画面。

  位于松江的上海科技影都AI(人工智能)创制生态中心,以AI算力、AI技术合作赋能微短剧制作,探索更多创新的微短剧制作技术形成。

  如今,“沙漠蝴蝶兰”的成功培育打破中国“南花北调”的现状,可以实现反向输出,将内蒙古的蝴蝶兰调运至上海等基地,进行催花,最终开进千家万户。

  2017年11月9日,张成辉到任后发现村集体外欠账达140万元。为了摘掉“经济薄弱村”的帽子,从2017年底,社区采取众筹、入股等渠道完成了200万元的筹款,牵头成立睢宁县志兴集体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徐州半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徐州初心物业有限公司。集体合作社流转土地2197亩,经营藕虾、稻虾共养、特色红薯等项目,推出了“俺村邱圩”系列特色农产品,比如生态米、莲藕、香薯、荷叶茶、粉丝、干花等。如今这些产品实现了“线下农超对接、线上平台销售”,年销售额超过800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也增加到目前的100多万元。

  据介绍,遵照年广九的遗愿,丧事从简,仅在芜湖市傻子瓜子总公司设置简易灵堂,供亲朋好友追思,1月15日上午10时在回然园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国家统计局12日公布,2022年12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8%。2022年全年,中国CPI比上年上涨2.0%,单月涨幅始终运行在3%以下。

  展望2023年,物价还能继续稳下去吗?多位专家预计,中国CPI将继续保持温和水平。

  “散客之外,我们的商务考察团业务也在逐步恢复。随着行业的复苏,今年中国游客数量将实现井喷式发展,埃及旅游业者信心倍增。”王培中说。

陈耀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