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娶”电力龙头,海信在急什么?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7-02 18:10:43

  来源:尺度商业 

  6月28日,科林电气公告称,海信集团子公司青岛海信网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信网能”)发出的要约收购完成,预受要约的股份总数占公司总股本的22.8247%。要约完成后,海信网能共计持有公司34.94%的股份,加之部分股东委托的表决权,海信网能将合计持有公司44.51%的表决权。

  这也意味着,科林电气的控制权之争进入了最后的关键阶段,海信网能似乎志在必得。作为国内领先的家电巨头,海信为什么要强硬收购与自身家电主业行业跨度较大的科林电气呢?

  科林电气争夺战进入关键阶段

  科林电气是河北省电力设备龙头企业,主要从事电气设备制造及服务业务,为客户提供智慧电力系统解决方案,拥有“配用电装备板块”、“智慧能源板块”双主业。

  其中,配用电装备业务主要从事智能电网配电、变电、用电、高低压开关及成套设备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智慧能源板块则是区别于电气装备制造的全新业态,涉及分布式光伏电站 EPC 及运维、储能设备及储能电站的建设与运营、充电桩及 充电站的建设与运维等多个新能源领域。

  2023年,科林电气营收为39.05亿元,同比增长48.88%;净利润为2.99亿元,同比增长161.36%。其中,新能源产品营收为5.33亿元,同比增速高达271.27%。智慧电网变电设备、配电设备以及高低压开关及成套设备等其他产品均有不俗的增长表现。

  从时间上看,科林电气控制权之争开始于今年3月。

  今年3月18日,也就是2023年报发布前1个月,科林电气发布公告称,公司多个股东将部分持股和剩余股票表决权转让予海信网能。加上转让前海信网能在二级市场吸入的4.97%股份,海信网能合计持有科林电气10.07%的股份和19.64%的表决权。

  此次权益变动后,海信网能持有表决权比例高于科林电气董事长张成锁所持11.07%的表决权,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表决权股东。海信网能在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表示,“本次权益变动的最终目的是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

  此举迅速引来了张成锁的反击,张成锁拉着石家庄国投集团作为援手。石家庄国投集团迅速开始在二级市场吸纳股份,其持股比例从此前4.95%一路上升,到4月25日持股比例已经达到10%。在此期间,张成锁则与三位高管达成一致行动人协议,合计持有17.31%的股份。

  面对海信的“强娶”,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张成锁将海信网能的动作称为“偷袭”,“我认为海信与科林电气没有什么产业协同。海信对科林赋能的可能性非常小。”

  但海信网能显然不这样认为。5月13日,海信网能“放出大招”,启动要约收购。当时海信网能合计持有14.94%的股权和24.51%的表决权,计划向其他股东收购占总股本20.00%的股份。

  随后,张成锁等与石家庄国投集团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其五方合计持股比例为29.51%。科林电气实控人由张成锁变更为石家庄国投集团。

  6月26日,海信网能要约收购截止。6月28日,科林电气公告,要约收购期间,预受要约股份占比为22.8247%。要约收购完成后,海信网能持股比例为34.94%,持有44.51%的表决权。

  至此,科林电气“控制权之争”进入最后的关键阶段。双方各自拥有较高的持股比例,这一争夺战后续走向目前仍难下断言。

  依赖家电业务的海信集团

  海信此次强硬收购科林电气,是为了什么?

  海信视像专营电视产品,这也是海信赖以起家的业务。在海信视像主营业务中,85%以上营收来自于智慧显示终端业务(电视产品)。海信家电是海信收购科龙后形成的白电业务,2023年海信家电暖通空调和冰洗两大白电业务营收占比超过75%。

  如果从集团角度看,两大家电上市公司为海信集团贡献了将近7成营收。但实际上,海信集团对两大家电业务的依赖性还要更强。

  长期以来,海信系家电在海外的销售模式为买断模式,毛利率较低。2023年海信家电境外业务毛利率仅10.20%,远低于境内业务31.91%的毛利率;海信视像境外业务毛利率13.21%,远低于境内业务23.47%的毛利率。

  海信视像曾在回应投资者问询时表示,公司通过国际营销进行海外销售。此答复中的“国际营销”即为海信集团子公司——海信国际营销股份有限公司,其为海信两大家电公司提供海外代销业务。

  2023年,海信家电向海信国际营销销售产成品规模高达193.77亿元;海信视像向海信集团控股公司及其其他子公司销售原材料、产品或商品等的关联交易规模高达216.26亿元。

  海信家电和海信视像在海信国际营销股份有限公司中均有持股。其中,海信视像直接持股比例为12.67%。2023年,海信视像的这一联营企业在权益法下确认的投资损益为1.01亿元。以此推算,海信国际营销2023年净利润超过8亿元。

  如果将集团代销海外业务计入,海信两大家电业务对集团的营收和净利润贡献比例将会更高。这也意味着,当前的海信集团依然依赖家电业务。

  除营收和利润贡献外,海信家电也通过海信财务公司为集团“输血”。根据财报,海信家电2023年末在海信财务公司实际存款余额高达153.38亿元,实际贷款余额仅1.10亿元。

  通过财务公司为集团“输血”是集团企业的常见做法。不过,此前亿利洁能存放在亿利财务公司的39.06亿现金无法收回,也为这种模式带来一些阴影。

  第二增长曲线难寻

  近年来,随着国内、国际家电市场环境的变化,2023年国内电视市场销量创下十年来新低,空调市场的高增长也很难再现,家电巨头们都在积极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海信也较早启动了多元化战略,持续向2B方向进行转型。根据官网介绍,海信旗下目前有视像与多媒体、智能家电、智慧终端及系统解决方案、地产及现代服务四大块业务。

  其中前两块业务主要是家电业务,智慧终端及系统解决方案包括数字政府、智慧交通、轨道交通、智慧建筑、医疗设备、聚好看、光通信、三方通信终端和网络能源等多项业务,地产及现代服务包括地产业务、高级百货连锁、模具设计与制造、智动精工等。

  在这些业务中,汽车电子是海信最重视的业务之一。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2023年6月曾公开表示,在收购日本三电控股两周年之际,已将汽车电子定为第二增长曲线之一。

  不过,三电控股汽车电子业务目前规模仍然较小。三电控股从事汽车热管理业务,主营汽车空调压缩机、汽车空调等产品,被并入上市公司海信家电旗下。

  2023年,海信家电除暖通空调和冰洗业务之外的其他主营业务营收为122.37亿元,占比仅14.30%。

  根据三电控股年报,2023年其营收达到1792.79亿日元。以当时汇率计算,三电控股2023年营收约为90.33亿元,占海信集团总营收的比重仅为4.48%。

  从营收占比来看,汽车电子想要成为海信第二增长曲线为时尚早。

  在这种情况下,收购科林电气就成为了海信多元化的又一关键布局。近年来,能源领域发展十分火热,光伏、储能、智慧电网均是巨头们热衷的布局方向。如果成功将科林电气收入囊中,海信一方面可以发挥自身在数字政府、智慧交通等to G业务积累的客户资源,另一方面可以使科林电气与自身网络能源业务协同发展。

  根据海信官网,海信网络能源旗下主要从事数据中心、通信站点、储能等场景温控解决方案,与科林电气智慧能源业务存在一定协同关系。

  考虑到能源领域的巨大发展空间,该业务或有机会成为海信的第二增长曲线。不过,目前科林电气“股权争夺战”尚未结束,海信能否取得科林电气控制权,依然面临巨大考验。

责任编辑:杨红卜

  “近年来,我们实施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有效改善了市场主体预期。特别是2022年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超过4万亿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刘昆介绍,2023年,财政部门将围绕市场主体需求精准施策,助力企业减负增能。一是助企纾困。根据实际情况,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并持续整治违规涉企收费。二是激发活力。在财政补助、税费优惠、政府采购等方面,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三是支持就业。统筹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多渠道支持稳岗扩岗,帮助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无论是以发现问题推动查补漏洞,推动专项整治,还是用好身边“活教材”进行“精准滴灌”,目的都是把纪律处分“一张纸”变成纪律教育“一堂课”,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应对潜在风险挑战,既不能过分惶恐、自乱阵脚,也不能麻痹大意、等闲视之。当下,不少农村地区已经经历了一轮病毒感染,一些人以为“阳过”就万事大吉,对于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主观估计不足,存在侥幸心理,这种心态势必影响农村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让薄弱环节难以得到有效加固。

  此外,崔凡对记者解释道,如果一个国家的产品定价能力不足,是无法将部分的进口价格上涨传递到出口上的,这也会造成顺差大幅减少,换句话说,顺差就被进口能源价格“拿走了”。

  通常IMF会在1月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期间发布最新预测,而此次格奥尔基耶娃的发言暗示着IMF有可能将在该会议期间再次调低其对2023年的经济预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新年采访中表示,2023年对于全球大部分经济体来说将是困难的一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都将经历经济疲软。

王嘉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