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预付式消费陷阱,这四点请牢记!

来源: 证券时报
2024-06-29 09:22:1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将于7月1日起实施,针对预付式消费的问题,强化了消费活动中的经营者义务。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发布消费提示,选择预付式消费时注意以下几点。

  谨慎选择商家。由于消费者在预付式消费中因信息不透明而处于劣势地位,在资金安全、服务质量、合同等方面都存在风险隐患。消费者在进行预付式消费前 ,要谨慎选择商家、理性消费,认清自身实际需要,尽量避免较大数额的充值办卡,单次充值不宜过多,不轻信各种优惠活动。同时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较好的经营者。

  认真审阅合同。预付式消费应与商家签订正式合同,以电子邮件等形式的合同同样具有法律效力,确保合同可随时调取查看。在签订合同时,需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尤其注意合同中是否存在收款不退、过期作废、限制转丢卡不补“霸王条款”,如有发现要敢于说不。

  保留消费凭证。办理预付卡后,消费者还要注意保留证据,向商家索要发票、收据,保管好每次消费打卡记录,保留聊天记录等证据。每次消费后都要仔细核对所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的金额,及时掌握卡内余额变动。除此之外,消费者付款时要使用商户专用收款码,拒绝私下转账。

  提升维权意识。消费者如遇到消费纠纷,及时找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及时向消协组织或有关部门投诉,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主动性。消费者在平时消费时也要留心观察经营者的经营状况、服务质量,如发现异常,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当地时间1月10日,英国商务大臣格兰特·沙普斯表示,其将于当天向英国议会提交反罢工法案。该法案要求,一些工会成员即使在罢工期间也需要工作,旨在确保公共部门在罢工期间可以保持最低服务水平。

  总体说来,中国财政政策有的放矢,货币政策可能会保持稳健基调。接下来,疫情防控、科技行业和房地产市场这三个关键领域预计将持续向好。

  “更好地讲述非中合作的故事”

  2006年6月,出身于警察家庭的蔡晓东大学毕业后,毅然投笔从戎,加入了英雄辈出的先进集体——原云南公安边防总队。

  此前,2022年12月30日,辽宁大连市政府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的通告》:控制燃放区域允许燃放时间为2023年1月14日(腊月二十三)、2023年1月21日(除夕)至2023年1月28日(正月初七)、2023年2月5日(正月十五),每日7时至23时;控制燃放区域之外的地区允许燃放时间为2023年1月14日(腊月二十三)至2023年2月5日(正月十五),每日7时至23时。控制燃放区域有: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高新园区全域,其他区市县(先导区)建成区为控制燃放区域。其他时间,禁止一切单位和个人燃放烟花爆竹。

  张燕说,“我们也充分意识到,生命需要合作,无论你是什么状态,都需要身边有人在,比如亲人,爱人,朋友。毕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需要有同盟的人,需要与被需要,共同存在。在人际关系中,做好这一点,才能游刃有余。”因此,她建议,照顾好身边的人,提供服务和表达需要的事情,才能增进彼此感情。

吴克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