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时代之问 习近平主席给出中国答案

来源: 网易网
2024-07-01 18:41:24

  6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全面阐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进方向,发出“全球南方”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创美好未来的时代强音。与会国内外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饱含着对历史的深邃思考、对现实的深刻分析、对未来的长远谋划,必将对推动各国同心协力建设更加美好世界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习近平主席指出,7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跨越时空、超越隔阂,经久愈韧、历久弥新,成为开放包容、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与会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对世界各国汲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智慧,汇聚解决当今世界难题挑战的共识合力,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克罗地亚前总统 伊沃·约西波维奇: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回顾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更指明在当下这一原则的重要意义,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久弥新。我们正面临诸多全球性挑战,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我们可以汲取应对这些问题的智慧与力量。

  意大利前总理 达莱马: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在经历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一些残酷的冲突正在发生。我认为五项原则仍然是和平的基石,它强调相互尊重、互不侵犯,特别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应该和平共处。

  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华代表处主任 艾哈迈德·穆斯塔法:习主席的讲话不仅是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更为世界描绘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蓝图。中方提出的倡议有助于各国加强合作,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和全球性挑战。

  历史的接力一棒接着一棒向前奔跑。在当今历史转折关头,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时代之问,习近平主席给出中国答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深刻指出,要坚持主权平等的原则;要夯实相互尊重的基础;要实现和平安全的愿景;要汇聚共筑繁荣的动力;要秉持公道正义的理念;要展现开放包容的胸襟。

  与会嘉宾认为,习近平主席立足国与国命运交织休戚与共的客观现实,提出一系列中国主张,体现了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这正是新形势下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展、创新和升华。

  埃塞俄比亚前总统 穆拉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脉相承。习近平主席还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重大倡议,这也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哈佛大学教授 格雷厄姆·艾利森:当今国际社会合作与竞争并存。中国的哲学里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强调求同存异、和谐共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彰显了我们共同的追求。

  瑞典跨国和平与未来研究基金会创始人 奥贝里:习主席讲话中透露的是一种长远和全球性的思考。他不是在谈论“我们”和“你们”,而是强调我们命运与共。他也表达了一个愿景,如果我们倾听彼此,真诚对话,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立足世界整体发展,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倡导“全球南方”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携手共进,宣布中方支持“全球南方”合作的八项举措,涉及人才培训、青年交流、经济发展等多个领域,彰显中方始终与所有南方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推动“全球南方”发展振兴的坚定决心。国际社会认为,这将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推动经济增长,建立一个更加均衡的多极世界。

  南非前总统 莫特兰蒂:习主席强调,中国将始终与所有南方国家站在一起。作为现代化国家和经济强国,中国不是只关注自身发展,而是希望与所有国家共同努力,携手前行。在我看来,这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最重要经验之一。

  阿曼马斯喀特媒体集团责任编辑 哈立德:习近平主席尤其关 注“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这些国家需要自主发展,也需要共同合作。当前中国与许多“全球南方”国家开展了各类合作。中国-阿曼产业园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

  巴基斯坦中国学会主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获得者 侯赛因:习主席说“全球南方”要共同做开放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国将自身发展机遇与“全球南方”共享。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通过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我们两国实现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从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到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中国正用实际行动携手各国共迎全球性挑战、共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

  剑桥大学原高级研究员 马丁·雅克:习近平主席的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令我印象深刻。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了中国对全人类发展的关怀。通过以共建“一带一路”为代表的倡议,中国与其他国家开展各类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影响力。

  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 杰克·佩里:当今的中国正成为创新的引领者,大家应该来中国看看什么是创新,什么是高质量发展,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中国的发展将全世界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割裂开。这非常了不起。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 《经济参考报》2月1日刊发文章《开年稳经济地方观察|瞄准新赛道 新兴产业“跑出”竞争力》。文章称,新春伊始,多地新兴产业建设铆足干劲,一片繁忙。与此同时,不少地方围绕新材料、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领域,接连出台相关产业规划与配套政策,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此外,这次改革将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主要包括:完善发行承销制度,约束非理性定价;改进交易制度,优化融资融券和转融通机制;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健全常态化退市机制,畅通多元退出渠道;加快投资端改革,引入更多中长期资金。同时,支持全国股转系统探索完善更加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制度。

  在浙江绍兴上虞南站联勤警务站,50岁的梁柏军和妻子朱建芬就是一对“双铁警”夫妻。2023年春运,既是铁路老民警梁柏军的第28个春运,也是朱建芬步入辅警岗位后的首个春运。

  民俗与冰雪,就此碰撞出火花。

  此事之所以引发热议,一方面是因为近来各地游客增多,伤害动物事件频频发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孩子身边成年人责任的缺失。

  “大思政课”之大,旨在体现协同效应,要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道”与“器”的相互配合、“知”与“行”的有机统一。湖南师范大学将红色旅游与美育培育连接起来,注重挖掘艺术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感性思维的优势,一方面建有《“红色筑梦之旅”创意设计与实践》专思创精品课程,联通《从创意到创业》《红色旅游景区促销运营虚拟仿真实验》《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等一批国家级、省级金课,形成“课程思政”群,开创“专业+思政+美学艺术”课程新模式,如通过红色旅游实践,引导学生共同创作可视化红色故事,用学生喜闻乐见的Vlog、H5、短视频等方式予以呈现。同时引导学生将学思践悟成效转化成红色文创设计、红色研学旅游路线开发等,在专业教学实践中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尤其设计创作了《萝卜眼里长铜钱》《毛毯里的军民情》《赓续湘女魂》等一批可视、可爱、可亲的系列红色漫画作品,让红色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另一方面,学生在美育作品创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对革命故事、红色故事进行复盘,切实感知了解故事、事迹及其背后蕴含的精神价值,促进学生心灵与红色文化的沟通和交流,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主题主线,从青年群体的视角予以新时代的诠释与赋意,由此,学生在审美体验、环境熏陶、自我探索中习得美育知识、升华美育情感、提升审美能力、塑造健康人格。

黄启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