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助力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驱动之家
2024-07-10 03:54:17

  自动化的温室控制系统,毛细化灌溉滴管、数字孪生的生产环境……7月5日,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内,“数字经济助力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举行。园区连栋智能温室中的一畦畦红彤彤的小番茄,引起参会者的兴趣。

  “设施农业的发展,成功解决了蔬菜周年供给的难题。”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副所长杨其长告诉记者,如今,通过科企联合攻关,我国不仅实现了番茄长季节栽培,还实现了番茄种源自主可控。

  在通州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中,智能温室融合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AI、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这也成为了北京数智农业建设的一个缩影。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姜军成介绍,北京正在以相关政策措施为抓手,加快设施农业与数字经济有机融合,积极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应用。

  “通过优化布局,提高科技水平,开展高产擂台赛,北京正在 开展高产、优质、轻简化的先进技术集成示范,增加蔬菜领域生产力。”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处一级调研员司力珊说。

  有了数字经济的助力,通州区副区长吴孔安对通州区设施农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表示,该区将以国家级产业园为平台,积极推动农业数字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促进新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全面深化数字经济与设施农业的深度融合。

  “目前,我国设施农业特别是传统日光温室,还存在着环境控制设备和作业装备配置水平低、整体机械化率低于大田种植等问题,迫切需要以机械化、智能化降低人工和水土消耗,提高产量。”杨其长坦言。

  为此,腾讯与东昇耕智团队进行战略合作,联合打造了“为村耕智”日光温室数字化升级方案。在该方案中,日光温室的环境、水肥控制设备都能实现自动和远程控制。该方案成为农民朋友更简便、易学、易上手的数字工具。

  “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等技术的发展,为弥补农业技能人才短缺,提升本土人才成长为高技能、多技能人才带来了更多可能,也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切入口。”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北京为村互联网科技研究中心理事长肖黎明说。

  经过试点,目前“为村耕智”日光温室数字化升级方案,已在北京通州生产基地服务2500余亩,并计划在北京、海南、云南、广西、新疆等设施农业基地得到更广泛应用,带动日光温室在产业链、质量链、价值链上的转型升级。

  本次论坛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北京为村互联网科技研究中心、北京东昇农业技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贵阳1月27日电 (张伟 张贵忠 牛峻峰 陈俊龙)1月26日下午,一列满载干燥机、电脑机箱等物资的集装箱列车从贵阳南车站都拉营站缓缓驶出。这是中国兔年贵州开出的首趟中欧班列,为“贵州制造”走出国门提供加速度。

  此外,复工后在上下班途中以步行或骑行方式进行微运动有助于“消化”赘肉。而在假期过后进行一次大扫除同样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据悉,拖地板15分钟相当于中速步行2000步的活动量,可以消耗掉60千卡左右的热量。孙春云介绍道,适当增加体力运动在日常生活中的占比,能有助于调节情绪。

  工会是党联系广大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职工依法依章程自愿成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各级党组织支持有条件的社会组织建立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支持工会代表职工对社会组织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实施监督。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是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关键所在。这对推进社会组织的工会建设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如,广东成立省社会组织工会工作委员会,省总工会2012年即与省民政厅联合下发关于在全省社会组织中加强工会组织建设的意见,坚持党建带工建,注重制度设计和条块结合,构建省市县“三级”社会组织工会网络架构。山东、云南等省出台关于社会组织“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的文件。江苏省委组织部、省总工会联合开展“四统筹一创争”活动,2019年“党建带工建创新争优”由非公企业向社会组织、新产业新业态、开发区(园区)延伸。上海市总工会发布《社会组织建立工会“十问十答”》,坚持分类施策,发挥社会组织区域、行业工会联合会“兜底建”作用。

  长达512.6米的冰滑梯上,满是游人的欢笑声;400米长的雪雕墙面生动立体,雕琢了历史经典故事;园区中心39米高的冰雕塔顶,一只灵动可爱的玉兔和着乐声旋转不停……

  浩荡江水在这里汇聚成的巨量绿电,顺着密布的特高压线穿越山河,7毫秒左右就被“闪送”到2000公里之外的江南,点亮万家灯火,照亮无数人的新年。

  达来进入昆明艺术职业学院教授马头琴,多年来培养出上百名马头琴专业学生。他还组织学生下乡演出,带着马头琴,走遍了云南近两百个村村寨寨。

郑昱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