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开幕 将展示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十年成效

来源: 新浪财经
2024-06-03 04:22:32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 (记者 陈杭)1日,第十一届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下称环境文化周)在京拉开帷幕,将持续至6月7日,围绕“携手同心 为美丽北京加油”主线,集中推出百余场线上线下生态环境主题宣传和公众参与活动,包括举办“十年踔厉奋发 十年蝶变跨越”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十周年成效展,全面总结京津冀三地生态协同发展成就。

  本届环境文化周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等8家单位联合举办。

  开幕式现场,《携手同心 美丽京津冀》主题宣传片拉开了环境文化周活动的序幕。十年来,京津冀三地深入贯彻落实协同发展战略,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紧密协作,交出了亮眼“成绩单”。2023年,京津冀三地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降幅为六成左右;重污染天数均大幅削减、优良天数大幅增加;水环境全面消除劣V类断面。

  开幕式上,四位亲历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进程的环保工作者分享了他们的“协同故事”。其中,来自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综合执法总队的朱洪涛分享了自己的“协同愿望”:持续深化科技应用和精准执法,将新技术、新系统,覆盖到三地的交界区域。朱洪涛表示,希望将来能提炼出足够成熟的执法经验,实现小片区链接大片区,构建起京津冀智慧化生态执法网络。

  开幕式上,著名画家、雕塑家袁熙坤,游泳奥运冠军钱红被聘任为新一届北京生态环境公益大使。袁熙坤一直致力于通过艺术手段传递环保理念,钱红积极参与公益绿跑、义务植树等活动,成为绿色奥运的践行者和传播者。作为北京生态环境公益大使,袁熙坤和钱红表示,将通过拍摄生态环保公益宣传片、参与生态环境主题活动等方式,带动更多市民关注生态环境,践行绿色低碳生活。

  环境文化周期间,“我爱地球妈妈”北京市中小学生生态环保演讲比赛决赛将于6月2日在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举办。届时,经过市区两级选拔脱颖而出的45名中小学生,将围绕“共享美丽北京 共建绿色未来”主题进行演讲,以青少年的视角讲述他们的生态环保故事,展现首都青少年参与美丽北京建设的青春风采。

  “十年同行·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主题活动将于6月5日在北京通州大运河 畔举办,邀请市民、专家及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部门,共话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十年成效。

  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自2014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十一届,开展各类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实践活动百余项,受众近千万人次,为公众了解、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搭建了丰富的平台,成为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纽带。(完)

  4月21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在“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蓝厅论坛上,也重点谈及台湾问题。他再次向国际社会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是台湾的历史,也是台湾的现状。

  据文章介绍,山西省纪委监委在查办中储粮集团公司广西分公司原副总经理张东升一案过程中,发现张东升亲属实际控制的企业在政策性粮食收储中,采取虚报政策性粮食收储数量、虚构粮食库存等弄虚作假手段,套取、骗取国家粮食收购资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商请公安部指定山西省公安机关依法进行侦查。在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的统筹协调下,山西、辽宁两地公安机关通力合作,成功侦破该起合同诈骗案,全面查清骗取国家政策性粮食专项费用补贴犯罪事实。

  “中国外交部长呼吁与菲律宾建立‘健康、稳定’的关系。”22日,应邀对菲律宾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与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和外长马纳罗分别举行会面。秦刚表示:“在动荡不安的地区局势中,一个健康稳定的中菲关系不仅符合我们两国人民的愿望,也符合地区国家的共同愿望。”这是秦刚就任外长以来首次访问菲律宾。此次访问恰逢菲律宾与美国举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联合军演之际。22日,美国和菲律宾还宣布,菲总统马科斯将于5月1日访问美国。近来,美菲之间针对南海和台海的一些军事动作显然与此有关。

  现在是中企投资澳大利亚的好机会吗?23日,澳大利亚亚司特律师事务所驻上海代表处管理合伙人盛冕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要根据某一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来判定。据盛冕观察,目前中企投资澳大利亚主要集中在医疗、新能源和基建领域。据悉,亚司特全球董事会独立董事也于近日到访中国,拜访当地重要合作伙伴。该所主要在跨境交易中为客户提供法律和监管方面的服务。盛冕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后疫情时代,恢复投资者的信心非常关键。”他认为,前几年由于疫情,一些企业对海外投资的信心下降。如果中澳两国政府着力推动双方的合作关系,帮助市场重建信心,那么两国间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项目达成。

  本来事情到这里就应该尘埃落定。然而,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李登辉为了追求所谓对日“外交突破”,在最后一刻决定让高铁转用日本的列车和核心机电系统。

  对这个问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没有正面回答,他反问:“为什么中国年轻的科学家总处于‘饥饿’之中?”

邓金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