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稻虾轮作”兴村富民 江西南昌大力推进绿色农业发展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6-26 20:39:21

  中新网南昌6月25日电(卢梦梦)眼下,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蒋巷镇广阔的稻虾田里,养殖户们正熟练地操作着插秧机,将嫩绿的秧 苗整齐插入田中。

  与传统的稻作方式不同,近年来,南昌县蒋巷镇积极推广“稻虾轮作”模式,带领广大农户走出了一条“绿色”致富路。

  什么是“稻虾轮作”?顾名思义就是在同一块田内养殖龙虾、种植水稻,实现一地两用、一水两养。每年11月份水稻收割后,利用冬闲田养一季小龙虾,至来年6月小龙虾养殖结束后继续种稻,如此循环交替,经济效益显著。

  在南昌县蒋巷镇小龙虾养殖户汪泉根的稻田里,他正和几名工人忙着操作插秧机进行水稻播栽。“今年我承包了1000亩左右的稻虾田,目前所产的小龙虾已全部卖完,每亩收入在2000至3000元。水稻也将在月底播栽完毕,预计每亩收成能达到600元左右。与单纯种粮相比,每亩田的收益增加了好几倍。”汪泉根笑着说。

  在南昌县蒋巷镇,“稻虾轮作”的生态种养模式让不少农户尝到了甜头。近几天,农户刘廷军正忙着将自家田间最后一批小龙虾捕捞售卖。“小龙虾养殖可以为水稻种植提供有机肥料,减少化肥农药使用,进一步提高水稻品质。收完水稻后养殖小龙虾,稻田又可以为小龙虾提供天然饵料和栖息地,养出的小龙虾个大味美,经常供不应求。”刘廷军说。

  如今,“稻虾轮作”已成为南昌县蒋巷镇农业发展的一张闪亮名片。经示范推动,目前该镇“稻虾轮作”规模已超过20000余亩,有效促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

  “‘稻虾轮作’模式不仅让水稻田变成了‘生态园’,实现稳粮增收、粮渔共赢的发展目标,还让农户们实现了田里‘淘金’的梦想。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统战优势,协同相关部门大力推广这种生态种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稻渔轮作’等模式,大力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南昌市南昌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完)

  来凤的夏天闷热潮湿,太阳照着更是暑气难当,张富清却每天戴着帽子。董香彩好奇过:“夏天带帽子干什么?不热吗?”张富清笑一笑:“还是戴着好,不然一吹风就头疼。”他没说原因,这是永丰城一役中子弹擦过头顶留下的后遗症。

  居家养老是我国绝大多数老年人的选择,自2017年以来,民政部、财政部在全国启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作为我国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江苏省南通市60周岁以上人口占到31.65%,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地区,2017年南通市被纳入我国第一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的试点地区,试点以来,当地通过实行长期照护险、打造链式养老等措施,解决居家养老老人的刚性服务需求。

  董香彩那时住在张富清家楼上,他回忆起张建国第一次从林场回家的情景:“衣服都被树木划破了,回来话都说不出,光顾着吃饭,是饿的啊。”

  公开资料显示,武汉12个方向的高铁线路一半已建成或省内已建成,如京广高铁、武杭高铁、合武高铁、武九高铁、武西高铁武汉至十堰段,沿江高铁在建,还有规划建设的经天门、荆州的武贵高铁、武南(昌)高铁等。

  “咳嗽越来越厉害了,是病情加重了吗?”随着越来越多新冠病毒感染人群的病程进入后期,很多人反映在退烧后,自己的咳嗽越来越严重。

  实践下来,基层也好,民间也罢,更是有不少值得鼓励的发明创造。譬如苏州最先出现了将核酸亭改作诊疗站的例子。之后,浙江杭州、台州等地也纷纷出现了核酸亭改为发热诊疗站的情况。在上海,目前诸如宝山月浦等地出现了核酸亭改作发热哨点诊室的情况。

黄馨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