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高考屏蔽生”就是炒“高考状元”的翻版

来源: 房天下
2024-06-27 04:28:08

  以往,高考成绩公布后,一些地方往往会兴起“高考状元热”,从媒体对“高考状元”大肆宣传报道,到地方相关部门、企业为“高考状元”发奖金、送房子,再到一些高校“砸重金抢学霸”,好不热闹。相关行为折射出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分数崇拜,容易引发教育焦虑。2021年2月,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转变简单以高考成绩评价学生、以录取分数线评价高校的做法,严禁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概念。此后,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响应,对高分考生的具体成绩与排名予以屏蔽。

  这么做本是为了防止炒作“高考状元”,遏制“抢生源大战”,保护学生隐私,没成想,“高考屏蔽生”居然又成了“高考状元”的代名词,有人变相延续了炒作“高考状元”行为,这显然与禁炒“高考状元”的初衷背道而驰。对“高考屏蔽生”的过度关注,其实仍在强化学生及家长的状元情结,对屏蔽生而言,这也可能为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困扰,甚至可能侵犯其个人隐私。

  不能让炒作“高考屏蔽生”成为对“高考状元”的另一种炒作。对此,学校、教育部门、媒体、企业等要保持理性,避免参与到“高考屏蔽生”的炒作中,同时,引导各方对类似问题降温处理。

  炒作“高考状元”,是应试教育功利化的后遗症。在提倡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的当下,分数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要给“高考状元热”好好浇一盆冷水了。

  某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旅游市场更早进入预订高峰,预订高峰比元旦同期提前了一周。如从1月1日到5日,春节产品的预订量以日均环比增长30%的速度上涨。

  然而几日后,当陈女士带着家人到达酒店办理入住时,酒店却怎么也查不到她的预订信息。感觉不妙的陈女士赶紧上平台联系代订商家,结果发现这个商家竟然已经注销了,“查无此人”。在交涉过程中,酒店方面表示,此前发送的预订信息确实是真实的,但预订后没几天,又有人取消了订单,酒店也退了款。无奈之下,陈女士只得通过旅游平台重新下了单,“便宜没捞着,还损失了近千元。”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3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月13日08时至1月16日08时,寒潮天气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8~12℃,中央气象台1月13日06时发布寒潮橙色预警;预计1月13日08时至1月14日08时,陕西南部、山西、河北西部、河南西部和东部、山东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中央气象台1月13日06时发布暴雪蓝色预警。

  一是健全数字经济监管制度措施。“当前数据资源在流通过程中仍不断遇到权益体系与监管体系不完善、分级分类机制缺失,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陈晓华表示,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健全各项制度措施,结合地方自身人力,物力,财力及产业实际情况夯实数字经济生态,不断发掘内需潜力,完善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引导企业健康有序安全良性发展。

  <strong>八、低温雨雪冰冻影响西南、中南地区,新疆局地雪灾严重</strong>

  2022年10月11日,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全球增长预计将从2021年的6.0%放缓至2022年的3.2%和2023年的2.7%。这是自2001年以来除全球金融危机和COVID-19大流行的急性期外最疲软的增长情况。与此同时,最大的经济体增长显著放缓:2022年上半年美国GDP收缩,2022年下半年欧元区收缩。世界经济约三分之一面临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

林筱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