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侯官文化”如何奏响时代强音?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6-25 13:48:45

  中新网福州11月20日电(记者 林玲)今年71岁的台湾著名导演沈吕遂已在福州寻访数月,他不辞辛苦地奔波筹划,只为拍摄一部与“中国船政之父”沈葆桢相关的电视剧。

  “我想通过影视剧的方式,把自己祖辈的故事和台湾的历史记录下来。”沈吕遂的另一个身份,正是沈葆桢的六世孙,“祖辈们不顾个人荣辱、心忧家国天下的优秀品质,正是‘侯官文化’的特质之一,值得我们世代传承。”

  侯官是福州古称。“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中国船政之父”沈葆桢、中国近代“西学第一人”严复、“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林觉民和方声洞……一群引领时代的杰出人物都来自侯官。进入新时代,侯官历史文脉仍旧绵延不断,侯德榜、侯虞钧“伯侄双院士”,庄巧生、庄文颖“父女双院士”都来自这里。

  如今,“侯官”早已不仅是一个地名词,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标志性符号。拥有千年底蕴的“侯官文化”正以胸怀天下、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精神;黜伪崇真、求是尚实的科学实践精神;中西汇通、艰苦钻研的严谨治学精神;勇于破旧、开拓进取的创新创造精神以及脚踏实地、敢想敢为的实干担当精神引领当代“侯官人”,奏响时代强音。

  当下,第二届侯官论坛正在福州召开。前来参与论坛的有出生于福州闽侯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东昕;还有与严复先生同宗的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严书翰;更有从台湾前来参会的沈葆桢六世孙沈吕百与沈吕遂。

  此外,福建省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中国友谊奖”获得者潘维廉(William N.Brown);侯官先贤留学国家高校代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终身教授、芬兰科学院与人文学院外籍院士简﹒克劳德﹒比因兹利(Jean-Claude G.Bünzli)等嘉宾也来到了福州,为论坛带来了如何弘扬“侯官文化”的海外视角。

  林东昕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长期从事医学研究。他表示,“侯官文化”可以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内生动力。作为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应该传承并弘扬“侯官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科学精神、严谨治学、创新创造、实干担当等宝贵精神,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沈吕遂说,“侯官文化”是以爱国主义为内核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这也是祖辈言传身教的宝贵财富。作为晚 生后辈,应该做到以身作则,代代相传。

  “林则徐是我最喜欢的中国历史英雄之一,他不仅有胆识、有气节,而且热爱着他的祖国。能够培育出这样一位民族英雄,侯官一定有着它独有的历史文化底蕴。”潘维廉认为,如今,福州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侯官的未来将比它辉煌的过去更加灿烂。“我相信‘侯官文化’能够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期待着更多地了解并与世界分享‘侯官文化’。”

  回望侯官先贤,赓续文化根脉。如今,毗邻古侯官所在地,汇集多所高校的福州地区大学城正在崛起,一大批青年学子正在“侯官文化”的影响下茁壮成长。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2022级本科生谢彦表示,古往今来,侯官精英辈出,灿若星河,他们怀抱着“吾奋吾力,合群图强”的社会理想,探索救亡图存之路,引领一代风气之先。作为青年学生,当以青春之姿,接过侯官先贤的接力棒;当做“侯官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承者,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赓续和弘扬“侯官文化”。(完)

  洪逸竹介绍,由于工作原因,必须24小时待命,最早的一次是凌晨两点起来干活。

  作为黄溪村包保医生,汪国永接到求助电话就立即背上诊疗箱,直奔黄溪村。测指尖血氧、血压,心肺听诊,一番仪器检查过后,汪国永诊断老人的支气管炎老毛病复发了,现场为老人开出对症药品。

  ADC药物被业内称为“魔法导弹”,其作用机制实现了靶向与化疗“1+1>2”的联合效果。与以往化疗药物、靶向药物不同,ADC药物兼顾了靶向药物的精准和细胞毒药物的高效双重杀伤疗效,为患者带来更多安全性获益。

  此外,2022年云南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38.84亿元,比2021年增长1%。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2021年上涨1.6%。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比2021年上涨5.4%,涨幅回落4.6个百分点。全年云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37元,比2021年名义增长5%。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951元,比2021年名义增长0.5%。

  春节将至,成都消费市场回暖趋势明显增强。作为交子金融商圈内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成都悠方购物中心在春节假期将持续推出潮流艺术展等展览活动,以及积分换购、超值折扣等促销活动,打造集吃喝玩乐购于一体的丰富消费场景,让市民、游客既能感受传统年味,又能体验多重乐趣。与悠方购物中心相邻的摩方商场,也将在春节假期推出特色套餐,开启美食时尚消费新体验。

  霍楚尔说,纽约州一直以来与很多中国机构合作,这种合作关系经得起时间考验。我们欢迎中国公司在纽约开展业务。感谢CGCC组织这次活动,它让这个城市以及所在的纽约州熠熠生辉。同时还要感谢来到这里的中国人,你们让这里充满活力。

蔡万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