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评论员: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来源: 慧聪网
2024-06-24 20:06:34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战略抉择,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对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了战略擘画。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当今世界,科技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加强基础研究,筑牢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技创新体系的源头活水,是构建科技事业大厦的基石。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才能掌握科技创新的主动权。要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完善对原创性、非共识、变革性创新研究的支持,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勇闯科学“无人区”。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构建符合市场导向的创新激励机制,才能抓住释放创新潜能的关键。当前,科技创新工作步入“深水区”, 迫切需要深入实施相关改革举措,破除体制机制壁垒,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和机制。要深化项目管理、科研评价、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改革,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大动力。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要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链条中的主导作用,让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科研组织的主体、成果转化的主体。要引导提升企业科创能力,推动科技型企业做大做优做强,提升产业链整体水平,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构筑人才高地。要统筹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战略布局,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采取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要大力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科技人才,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人才支撑。

  坚持开放创新,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合作网络。科技自立自强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要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拓展和深化中外联合科研,有效应对逆全球化挑战。要在提升我国科技创新的开放度和影响力的同时,保护好自身的知识产权和科技安全。要前瞻谋划和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努力营造开放、信任、合作的科研环境,促进全球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开放合作。

  陈玉说,目前长城的司法保护体系仍不健全,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只有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的《长城保护条例》以及适用于包括长城在内的所有文物的保护工作的《文物保护法》,“长城保护方面还是缺乏专门的法律依据,因此需要专家对被告行为的危害性进行评估,包括对长城文物的实体和长城的精神价值带来了什么损害”。

  李学东说,2023年新疆公路交通建设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2亿元,计划实施项目66个,其中,续建项目54个,新开工项目12个。

  2021年4月,柬埔寨信用担保机构推出总值2亿美元的商业复原担保计划,通过银行放贷、政府担保方式,协助本地企业应对疫情难关。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以及知悉其购买的商品真实情况的权利。商家没有和消费者充分沟通便匆忙配菜下单,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而且菜品缺斤少两,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商家除了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以外,市场监管部门也可以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孔铉佑表示,日本少林寺拳法师承中国少林,不仅让武术和禅宗思想在日本发扬光大,也为中日友好交流作出积极贡献。前任代表宗由贵女士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充分体现中方的高度肯定。当前中日关系迎来新机遇,也面临新挑战,希望日本少林寺拳法等民间团体继续坚持友好理念,为增进两国民众交流互信,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改善和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9/4118790984.png" alt="一线调研丨浙江宁波:冲刺开门红 首批11家外贸企业跨省招工" />

郑家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