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对人工智能造成大规模失业、不平等加剧的可能性深感担忧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6-18 06:05:14

  来源:财联社

  当地时间周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刊出了一份名为《拓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收益:财政政策作用》的经济学研究报告。

  非常吸引眼球的是,IMF直言对“AI大量抢走人类饭碗”深感担忧,同时呼吁各国政府采取更多措施来保护自己的经济

  生产力与失业率一同增长?

  IMF预期,AI转型可能会更加频繁地影响高技能劳动者和白领工人。在之前的生产力暴增时期,以机器人技术为例,主要影响的是蓝领工人。IMF认为,与过去的颠覆性技术不同,人工智能时代存在诸如“高技能职业工作岗位减少”的可能性。

  这份报告的作者之一,IMF财政事务部副主任埃拉·达布拉-诺里斯也用上了美联储同款的“higher and longer”描述。她表示,对于面对更高失业率、更长失业周期的工人们来说,转型可能会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年纪大一点的劳动者可能没有人工智能时代所需的技能,可能需要比以往更长的时间来获得这些新技能。

  IMF也给这份预期增加了更为混沌的猜想——除了高技能工人外,AI也有可能使得机器人更加智能,从而导致蓝领工作进一步变得自动化, 这可能会加剧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失业率上升的同时,劳动者的平均工资一同上涨。

  该组织警告称,生成式AI也有可能营造出一个“日益集中和赢家通吃的市场”,资本将聚集在个别极少数的公司手里。

  当然,往好处看,IMF的模型也显示,从5年以上的周期来看,AI最终还是有机会实现压低就业率,提高劳动者收入的远期效果。但对于受到影响的劳动者而言,5-10年的过渡期显然会对职业生涯产生巨大影响。

  政策能做些什么呢?

  IMF总结称,鉴于人工智能未来的不确定性,各国应该采取更为敏捷的方法,为潜在“高度破坏性的情境”做好准备。

  这份报告还列举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改善失业保险体系,同时教育和培训政策也需要适应新的现实,从而帮助劳动者为快速变化的就业市场做好准备,同时更加重视提供一系列“终身学习”服务。IMF也指出,基于行业的培训、学徒制度和技能再培训计划,可以在帮助工人转型到新领域期间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税务政策方面,IMF也建议不要特意对人工智能收税,指出此举可能会阻碍生产力的增长。与此同时,IMF建议提高资本利得税、增值税和企业税,来帮助抵消不断增长的财富不平等

责任编辑:李桐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比缩小至2.1左右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3/88/17752943123878026992.jpg" alt="" />

  据悉,《政策》突出消费重点领域,聚焦汽车、家电家装、零售、餐饮等重点领域,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发挥资金杠杆撬动作用。统筹多元支持措施,既有发放消费券、汽车家电家装购置补贴,支持开展促消费活动等奖补类措施,也有鼓励放开“外摆位”限制、设置夜间临时停车点等改善消费环境的措施。推动短期刺激见效,省级补助资金近2亿元,按市(州)财政投入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

  在一家服饰店门前,47岁的老板周胜利正忙着和工厂沟通生产情况,3位主播在手机前卖力地展示推销,工作人员麻利地整理打包,吆喝声、点货声此起彼伏。

  临近WRL2总决赛,作为英雄联盟手游职业联赛官方升降级赛道之一的第二届 WRL 升降级赛(WRLC2)于1月12日收官。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

赖桂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