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聚力打造数据要素集成服务高地

来源: 快科技
2024-06-14 06:32:32

  中新网杭州6月12日电(奚金燕 蓝伊旎)12日,“深化数据知识产权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专场活动在浙江杭州“中国数谷”举办。中新网从活动现场获悉,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协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浙江省法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等部门,进一步迭代升级“数知通”,实现“数知通”与“浙里金融”“法护知产”“科学数据银行”应用的贯通,为浙江打造数据要素集成服务高地加快进程。

  浙江作为全国首批数据知识产权改革国家试点,于2021年9月率先启动数据知识产权改革,走出了一条运用知识产权制度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浙江路径。

  据悉,截至2024年5月,浙江省共受理数据知识产权申请11358件,登记6081件,占全国70%以上,登记主体949余家,覆盖产业20个、辐 射北京、上海、广东等11个省市,保护数据权益20472亿条;累计实现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被侵权保险、证券化、交易、许可金额26.25亿元,占全国90%以上。

  活动现场,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局长谢小云通报了浙江省数据知识产权改革工作进展:浙江率先提出数据知识产权定义内涵和登记保护方式,制定8个标准规范;培育数据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171家,创新打造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服务平台“数知通”,打开数据知识产权交易流通渠道,已完成数据知识产权交易许可47件,金额2003万元;已有162件数据知识产权实现金融化运用,总金额24.05亿元,108家企业户均受益266万元;联动“产业大脑”,推进20多个产业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为产业发展提供动能。

  根据今年4月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数据知识产权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一步,浙江将从推进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全链闭环、数据知识产权改革全域运用、数据知识产权生态全面形成等三个方面实施20条具体举措,全力推动数据知识产权改革打开新局面,力争到2025年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总量突破15000件,实现数据运用价值100亿元以上,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企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形成具有全国话语权、全球影响力的数据治理浙江方案。

  为推进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全链闭环,浙江将推动登记信息共享和传播利用,并向法院、金融监管等部门开放共享,强化行政司法协同,建立全过程上链固证、全方位多跨协同、全流程动态监管的数据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组建数据知识产权联盟并强化行业规范。

  据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央地协作打通“数知通”与“法护知产”协同应用,推进了登记信息向司法机关共享,全面推进了登记证书在行政执法、司法审判中的应用。与“浙里金融”平台打通,丰富了数据知识产权价值的变现渠道。

  同时,浙江将推进数据知识产权制度全域运用,提升企业数据创新能力,重点推动企业建立健全数据管理制度、发挥数商作用,将数据知识产权纳入数据资产入表范围等;促进产业数据跨界融合,将数据知识产权作为产业数据价值化改革场景应用创新的重要载体,打造一批数据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样板;加强公共数据开发利用,重点加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中的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运用、保护,提升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绩效;推动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加强科学数据的登记、保护和开放共享,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科研组织、科研模式、科研评价等创新范式变革。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资产管理 数据资产登记导则》标准。该导则为各类数据资产财务登记、产权登记和交易登记提供了指引,尤其是明确将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列为数据资产产权登记的重要方式,实现数据资产与数据知识产权有效衔接,为同步推进数据资产登记入表和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提供了标准保障。

  此外,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共同签订了《关于协同推进科学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的合作协议》,将充分发挥数据知识产权改革先行优势和科学数据汇集管理优势,打造科学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样板,促进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完)

  2022年度十大法律监督案例是: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旧金山1月16日电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图莱里县当地时间16日发生一起枪击事件,造成6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17岁母亲及其6个月大的孩子。警方称,该起事件与贩毒集团有关。

  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彭克俭介绍,近年来,湖南政协主动发挥政协优势、担当政协作为,紧跟省委发展战略,持续深入开展助推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同时,引导委员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提出提案1928件。

  <strong>借央视平台展示自身实力</strong>

  对于信贷的重点投向,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认为,2023年银行业信贷投向将大体遵循“强基建、增制造、稳地产、促消费、扩小微、拓绿金”的原则,预计2023年全年高科技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可能高于整体贷款增速。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2022年全年经济数据。其中,多项房地产相关指标出现较快下行。

蔡豪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