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广西医生六度援非:书写“大爱无疆”厚植中非友谊

来源: 房天下
2024-06-29 16:11:45

  中新网南宁6月28日电 (记者 黄艳梅)“从1990年10月到2013年11月,我参加了六届援非工作。援非十余年里,虽然生活工作非常艰苦,但我也收获了与受援国当地民众的深厚情谊。我很高兴利用我所学到的医学知识为受援国民众服务。”“时代楷模”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医生乔世辉28日说。

  “时代楷模”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先进事迹报告会暨广西援科摩罗中国医疗队派遣30周年纪念会当日在南宁举行,乔世辉等多位援外医生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援外医疗工作经历和感人事迹。

  乔世辉连续六次参与了对尼日尔和科摩罗的援外医疗工作。在援外医疗生涯中,乔世辉不幸多次感染疟疾,但他始终坚守岗位,以坚定的意志和专业的医学知识,克服了种种困难,被当地民众亲切地称为“中国兄弟”。他两度荣获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获“第四届中非友好贡献奖”等。

  “回想起参与援外医疗工作的日日夜夜,那些画面仍历历在目。每一次困难面前,我们整个团队群策群力、相互学习、相互支持。正是这种团结一心、患难与共的精神,让我们的援外医疗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广西防城港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陈志

  陈志斌是第20批、21批援尼日尔中国医疗队队员。援非3年来,他与受援医院尼日尔综合医院的医生一起诊疗神经外科病人2600余例,独立及指导、协助尼方医生成功完成各种神经外科手术324例,手术病人均康复出院,获得了受援国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广泛好评。

  长期以来,非洲地区高危孕产妇的救治能力相对不足。中国医疗队的到来,显著提升了当地的妇产科医疗救治水平。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医生黄伟容说,中国医疗队员不畏艰苦,充分利用当地现有条件,认真履职,传播友谊。医疗队努力培训当地医务人员,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向发展中国家派遣医疗队是中国国际合作和对外交往的一块金字招牌。截至目前,广西共向尼日尔和科摩罗两个非洲国家派遣援外医疗队共40批次928人次,其中援尼日尔医疗队共24批次756人次,援科摩罗医疗队共16批次172人次。广西不断探索创新对外医疗援助模式,提升医疗援助效果,切实增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完)

  农夫山泉方面也承认了PET价格上涨对企业经营造成的“困扰”。

  29年来,孙涛坚守在装配工岗位上,从未停止过向技术高峰的攀登。他先后总结出30多项技能操作法和维修方案,设计制作改进了50多种专用工装工具,带领团队完成技术革新150多项、管理创新30多项,累计节创价值数千万元。

  十堰丹江口市茅腊坪村村民曹光明:“帮忙给他宣传一下,不光是我们本村的,包括我们邻居的,老河口的,都跑到他这里来加工,人品好了以后,生意也比较好,口碑好。”

  “细节!除了细节,还是细节。”孙涛总是这样反复提醒团队成员。如此执着的用心背后,是孙涛的一颗为国铸剑的匠心。

  “科技强农守粮‘芯’。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优质的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是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关键。”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平信说,“相较于工业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更加的艰难,周期太长,像小麦和大豆的育种,一般情况下都要十年以上,种子的优劣决定了粮食产量和质量。”

  老师和学生在南开大学的研讨型智慧教室内交流(2021年3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蔡宜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