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圈粉”Z世代,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6-13 00:40:05

  【地评线 】徽评:非遗“圈粉”Z世代,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今天,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已不只是非遗传承人坚守的一门传统手艺,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广受年轻一代追捧的时尚元素。这些天,人们借助端午假日,在沐浴传承千年的端午文化、感受来自历史长河的自然文化遗产中沁润心智、增强文化自信。

  一个现象,清晰可见。在数字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目光,成为他们追逐的“国潮”新风尚。前日,有平台发布了《2024非遗数据报告》,报告显示,越来越多人传承和传播非遗,95后、00后成为生力军;最爱看国家级非遗相关内容的则是00后和60后。“年轻面孔”走进非遗,青睐传统文化,他们以崭新的视角和热情,为来自老祖宗的文化遗产和古老的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西安00后皮影传承人借短视频,用皮影演绎迈克尔·杰克逊、擎天柱,让古老技艺频频打破次元壁;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95后郎佳子彧用面塑还原宫崎骏动画、冰墩墩,让年轻人感受非遗的潮酷;95后遂溪醒狮和狮头彩扎传承人记录舞狮日常,分享狮头彩扎制作,探索如何将传统文化传得更广……非遗视频和直播带动用户种草、打卡及消费,而Z世代作为这一风潮的引领者,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将非遗文化推向新的高度,使其成为新时代的“社交符号”。

  文脉千年,物载华章。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重若千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前往历史文化古迹、自然遗产地调研,强调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如潺潺流水,绵延不绝,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与灵魂。无论是京剧的唱腔、昆曲的婉约,还是剪纸的细腻、刺绣的精美,都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智慧和审美追求。然而,这些传统技艺和文化形式曾一度面临失传和遗忘的危机。如今,“国潮风”兴起,随着Z世代逐渐成为传承和传播非遗的生力军,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便得到了进一步释放,有助于推动非遗传承和创新 “回归千家万户,回馈百业千行”,从心底里增强国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目睹了卡塔尔队和伊朗队两支亚洲球队在本届世界杯上的完败,今晚出场的沙特阿拉伯队应该对自身定位有更清醒的认识:C组首战,对手是强大到自己几乎没有可能战胜的阿根廷队,纵然可以算是“半个主场作战”,但主教练勒纳尔在赛前就明确表示,“我们很难出线,梅西是足坛传奇,我们很荣幸迎来这样一场比赛”——话虽如此,接下来要看沙特球员如何对待心中的足球梦想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郭剑/文 聂亚栋/图)

英格兰这一边,可能更加戏剧化一些。

世界杯一定是近段时间最热话题之一

足球青春始于阿根廷

“目前为止我还剩下这个赛季,我不会现在去考虑这个问题,世界杯结束后也不会,但是我在欧洲杯之前就和你们说过了,这一天是离我越来越近了。”

这一次到底是梅西、C罗梦圆卡塔尔,还是贝林厄姆们一飞冲天,没人能够准确预测。答案,依然还在风中飘。

陈依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