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观察:浙江“婺风”出海“成潮”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24-06-07 21:01:03

  中新网 金华12月26日电 题:年终观察:浙江“婺风”出海“成潮”

  作者 张斌 孙媛媛

  今年,作为浙江婺剧研究院演出团的成员,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婺剧青年演员楼胜与同伴将一场场出新出彩的戏曲表演带到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等国家,并参与在当地的文旅推介、艺术交流等活动。

  在他看来,文化和艺术使人产生好奇心、亲近感和赞美之情,“感受到海外观众的喜爱之情,大家在舞台上表演得更带劲了。”

  婺剧源自古名“婺州”的浙江省金华市,被俗称为“金华戏”,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的第二大剧种。

  近年来,婺剧在国家支持下蓬勃发展,演出足迹49个国家和地区——受到海外观众喜爱的婺剧,成为“婺风”出海“成潮”的写照。

  坐拥婺剧、东阳木雕等优秀传统文化的金华,也拥有中国“好莱坞”横店、“童话武义”等文化金名片。仅今年,产自当地的大批影视剧、儿童文学作品、婺剧等多种类型的文艺作品就通过“出海”交流讲述中国故事。

  “好故事世界相通,艺术交流也是无国界的。”金华武义籍的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汤汤说。

  她曾三次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及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代表作《水妖喀喀莎》《绿珍珠》等作品在海外出版发行。国际安徒生奖得主罗杰·米罗此前在金华出席活动时公开称,汤汤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东方美学。伊朗汉学家艾森·杜思特·穆罕默迪也认为,汤汤的《水妖喀喀莎》《绿珍珠》在国际上获得较好赞誉,作品传递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对于儿童成长具有积极影响。

  此外,今年杭州第19届亚运会期间,在金华亚运分村的中秋活动中,浦江古琴、金东面塑、兰溪糖画、婺州扎染等非遗技艺给各国运动员带来“中国式的浪漫”。

  金华多家影视企业通过2023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香港国际影视展等展会,达成中外合拍片拍摄意向30余部,《与凤行》《正好遇见你》《狂怒沙暴》《大江大河3》等12部“横店出品”实现“出海”。

  “文化交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形式,积极开展民间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促进文艺繁荣发展、弘扬中华文化。”金华市文联主席蓝跃军表示,当地将进一步发挥影视、婺剧、书画、儿童文学、民间工艺等优势,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助力“婺风”持续扬帆。(完)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3/38/3222451827408181206.jpg" alt="" />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苏吉吉纳里水电站项目部厂房工区区长助理 张瑞东:在巴基斯坦,我已经连续六年没有回家过年了。

  “我一大早起来看到电线上结了厚厚的冰,就很担心停电,正想给你们打电话,没想到你们就来了。”雪山镇村民杨利刚说,他家喂了14头牛、80头羊,一天需要打1200多斤草料,都是靠电加工,一旦停电,牛羊的口粮就可能成问题。巡线人员的到来,使悬在他心里的“石头”放了下来。

  “这个环节令人激情澎湃。”时隔多年,欧盟湖南总商会会长唐勇再次受邀参与晚会现场录制。他说,华人春晚与时俱进,始终聚焦海外侨胞心之所想、心之所系。它早已不是一台简单的联欢晚会,而是全球华侨华人同胞互致亲情、遥寄相思的独特文化载体与情感寄托,是全球华侨华人同胞们温暖的家。

  武警四川总队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李峤珂: 对,接到电话一般就是这些事。

  开启春节全新体验

李嘉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