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培育出世界单产最高橡胶品种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29 16:11:00

  中新社海口6月27日电 (记者 王晓斌)记者27日从中国热带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下称“热科院橡胶所”)获悉,该所培育出的橡胶新品种“热研879”十年间年均产量超200公斤/亩,是目前已知全球单产最高的橡胶品种。

  20世纪开始,人们开始有意识地通过选育工作来优化橡胶树的品种。百年来,干胶年产量由最初未经选择实生树的20-30公斤/亩,不断提升,近年更是成倍增长。中国育种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引种国外优良无性系的基础上,开展适合中国植胶环境的橡胶树品种选育工作。

  天然橡胶的育种工作是一场“接力马拉松”──亲本杂交后的子代,要经过苗圃初筛、区域适应性试验等阶段,整个周期长达41年。中国 科研人员经过三代育种人的接力奋斗,目前育成一批耐寒抗风高产品种。其中,超高产品种“热研879”是当前世界单产最高的品种。

  高新生说,“热研879”的创制可追溯至1973年,当年,中国科研人员将“热研8813”和“热研217”两个品种进行人工杂交,而后通过对其子代不断筛选、鉴定,最终培育成这个新的优良无性系。

  包括“热研879”在内的“耐寒抗风高产橡胶树品种培育及其应用”成果,在今年6月24日获颁2023年度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的成果中,还包括目前中国推广应用面积最大的自主培育品种“热研7-33-97”,这个品种产出的橡胶拉伸、撕裂强度高,耐老化,质量达到或超过国外进口产品,并已应用于中国国产大飞机轮胎的制造。

  高新生介绍,在新品种的助力下,中国植胶区的范围从北纬24度拓展到了北纬25度以上,植胶海拔从800米提升到了1100米。此外,中国科研团队还挖掘创制一批耐寒抗风高产种质,并通过创建高效的育种技术体系,使橡胶树育种周期从41年缩短至27年,大幅提高了育种效率。

  根据轨道高度不同,人造卫星分为距地面高度3.6万公里的高轨道地球同步卫星、2000~3.6万公里的中轨道卫星,以及500~2000公里的低轨卫星。相较中高轨卫星,低轨卫星体积小,数量更多,组成的卫星星座成本低、抗毁性强,还可以补充和增强现有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GNSS”)。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用药原则: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口服、肌注给药顺序均优先于输液。彭劼说,输液一般都是输一些生理盐水、葡萄糖,或者一些激素,对治疗意义不大。而且,一次输液要几个小时,占用医疗资源多,如果操作不严谨,还容易出现过敏反应、输液反应或继发感染。

  “我在此澄清一个误区……”当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如此说时,在线参加“未来讲堂”线上会议者无不看到了他一脸的无奈。

  “以眼肿为例,产生该症状的原因可能包括:熬夜或用眼过度、有眼部疾病或者有肾脏等基础疾病,也有可能服用药物产生副作用等等。在没有医生诊断的情况下,无法确定造成该症状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而到了第二季度,海外市场防控政策有了变化,多国取消全面防疫措施,暂停抗原试剂盒免费发放计划,国内的抗原出口大幅度回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4-7月检测试剂出口货值回落至18亿元-40亿元区间,比峰值直降了9成。如果这些富裕的出口产能都释放给国内,那国内的抗原难题或将可以得到不小的缓解。

  中国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中,城市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数据分别为11.46、4.25和5.40;而农村相应的数据仅为5.18、2.06和2.10,每千人口对应的卫生工作人员在城市和农村间有着明显分化。

孙琳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