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米油盐》|迈向千亿级市场,我国防晒产业靠啥做大做强?

来源: 安徽网
2024-06-30 07:56:26

  “防晒抵抗光老化”“好看实用的防晒穿搭” “一年四季防晒攻略”……炎炎夏日,防晒再度成为“顶流”话题。

  近年来,伴随消费者防晒意识的转变以及防晒需求场景的扩大,防晒产业得到迅速扩张。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防晒服配市场规模达到742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95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3.6%。今年“618”期间,一知名电商平台防晒衣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120%。

  面对迈向千亿级的防晒大市场,国货品牌当仁不让,奋力接下“泼天富贵”。从蕉下、蕉内、茉寻等防晒新势力,到探路者、安踏等户外运动品牌,再到一向专注羽绒服领域的波司登,越来越多国货品牌进驻“防晒圈”。

  防晒产业趁“热”壮大,如何实现“四季常青”、做大做强?国货品牌用行动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是苦练“内功”。不少“硬防晒”商家正围绕面料科技、适用场景、轻便时尚等多维度展开竞争。有国货品牌联动产业链上游企业,共同研发防晒指数更高的科技纱线,从源头提升防晒性能。目前许多国产防晒衣的UPF(紫外线防护系数)大于50,远超UPF大于40的国家标准。此外,国货品牌还在积极探索清凉、透气、防水等产品功效,力求在“基础操作”之上以“防晒+”提升竞争力。

  二是提升“颜值”。随着消费者要求的不断提升,产品“颜值”,亦成为影响产品销量的重要指标。在“国风”潮流下,不少品牌发挥国货优势,将防晒服饰与汉服、新中式服装巧妙结合。还有品牌打破传统生产流程,通过线上收集消费者需求,快速推出响应市场的个性化款式新品。

  三是积极“出海”。国货防晒不仅在国内市场销售火热,也逐渐在海外市场崭露头角。来自义乌国际商贸城的数据显示,相较2023年同期,今年销售防晒用品的商户增加近40%。其中,冰袖、防晒帽等产品受到许多欧美采购商青睐,“脸基尼”、防晒口罩受到日韩采购商欢迎。

  同时,为帮助防晒“国潮”顺利“出海”,助力企业抢抓“防晒经济”风口,相关部门也推出了一系列便利化措施。如,厦门海关开设“专窗”,缩短防晒产品出口通关时长;宁波海关为防晒产品相关企业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出口通关服务。据统计,4月宁波口岸出口具有防晒功能的服饰产品货值769.51万元,较上月环比增长25.09%。

  国货品牌与产业链上下游齐心协力,精准捕捉消费者的多元化消费需求、品质化消费升级,防晒市场才得以“晒”出近千亿的大市场。着眼未来,只有生产者的用心和创新,才有产品种类的不断推陈出新,方得国货品牌价值的跃升与更新。

  总策划:孙海峰

  制片人:章斐然 谢婷

  监制:吕骞

  策划:申佳平 李佳

  出镜:方经纶

  摄像:任峰涛

  剪辑:史新培 实习生王明路

  文字:方经纶

  设计:林珊珊 实习生周文卿

  包装:赵晨

  崇尚科技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共识,也成为这一群体的共性特征。

  弗洛伊德案发生后,全美掀起反对警察暴力执法和种族歧视的抗议浪潮,要求进行警察系统改革。两年多来,美国警方确实进行了一些改革,比如警察在执法时被要求广泛使用执法记录仪,禁止在未声明情况下直接闯入,必须在同事进行暴力执法时进行干预等。

  FOF、混合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呈亏损状态,分别亏损11.73亿元、142.76亿元、256.43亿元。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三季度,混合型基金共亏损5696.17亿元,债券型基金共盈利407.48亿元。

  众多的与会人士认为,做好这道必答题,必须认清广东所处的历史方位。

  记者:王安浩维 丁怡全

  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三大船企呈现出抓前赶早抢订单、争分夺秒快造船的繁忙景象。截至目前,上海三大船企已累计交船2艘、命名1艘、接单5艘、开工4艘、入坞2艘,掀起新年生产新高潮,为实现2023年经营生产目标任务开好局、迈好步。今年沪东中华提出了“实施LNG产能倍增战略,优化全产业链结构布局”的年度目标。目前,长兴造船基地二期工程紧锣密鼓地推进各项施工工作,计划于2023年至2024年陆续完工投产。届时,沪东中华LNG运输船的产能将得到大幅释放,从目前一年建造5至6艘提升至10至12艘。

黎怡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