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外需回暖“加热”中国出口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6-07 19:45:38

  中新社北京6月7日电 (记者 李晓喻)据中国海关总署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5月中国出口额约2.1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大增11.2%。这个增速不仅远超4月的5.1%,也是今年以来最高水平。

  从3月同比下降3.8%,到4月恢复正增长,再到5月增速一举跃升到两位数,中国出口最近几个月加快回暖。今年前5个月,中国出口额达9.95万亿元,同比增长6.1%。

  中国出口向好,得益于全球贸易整体恢复。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认为,这些数据相互印证,折射出全球商品贸易整体处于修复态势。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也称,周边经济体出口业绩向好表明外部需求保持稳健。

  在外需复苏情况下,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大部分有所改善。前5个月,中国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3.5%,对第三大贸易伙伴美国出口同比增长3.6%,增速均比前4个月加快;对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的出口降幅则从前4个月的1.5%收窄到0.7%。

  同期,中国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同比增长7.9%,增速也比前4个月加快。

  优势产品热销也给中国出口提供支撑。据官方数据,前5个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4447.3亿元,同比增长25.5%;汽车出口3297亿元,同比增长23.8%。

  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赵萍表示,目前中国集成电路、汽车、船舶等机电产品出口保持强劲增长,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也出现明显反弹,海外制造业复苏对中国中间品出口构成拉动。

  汪涛认为,今年初至二季度以来,外需持续复苏支撑中国出口表现,且出口环比增长动能比较平稳,可能推动今后整体出口持续复苏。

  不少企业也看好今后出口前景。中国贸促会日前发布的一项调研显示,81.6%的受访中国外贸企业预测上半年出口向好或持平。

  不过,今后中国出口仍有不确定因素。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最新预测,2024年全球贸易总体前景乐观,但地缘政治紧张和供应链中断仍然是影响贸易趋势的关键因素。航线中断,特别是与红海和苏伊士运河安全问题有关的航线中断,以及气候对巴拿马运河水位的不利影响,可能导致航运成本上升、航行时间延长和供应链中断。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指,部分国家推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推升贸易成本和贸易风险,也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干扰。

  近期,欧盟密集对中国电动汽车、风电、光伏等相关产品和企业发起歧视性调查,导致中欧经贸摩擦风险不断上升。

  除夕和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总书记动情地说道:“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大家都能欢欢喜喜过好年。”

  今晚就是除夕之夜,明天又是新的一年。爆竹声将我从梦中惊醒,只一盏寒灯独自照着我入眠。风霜催促着腊月尽快过去,梅花和柳树最先知道春的消息。看着这些景象心绪翻涌,哪里能做到心中不怅然失意。

  <strong>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怀下,我们过得越来越好,正向着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奋力奔跑。习近平总书记全票当选,是时代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更是我们老百姓发自内心的选择。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一名90后基层代表,我会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打造产业兴、生活美、环境好的新农村。</strong>

  高露意说,近年来随着铁路货车生产工艺、检修设备不断翻新,越来越多女技工走入修车现场。

  徐学渊表示,中美之间的贸易高度互补,在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2022年前11个月中美贸易额近7000亿美元,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中美之间贸易高度互惠,美国经济、企业和消费者都是受益者。据美中贸委会的统计,美国全部50个州均对华出口商品和服务,这使得近百万个美国就业岗位受益,对华出口大豆、玉米、高粱、牛肉、猪肉的农业州受益明显。

  由于山高坡陡,风急雪厚,风吹雪天气已把一些简易道路掩盖,两人深一脚浅一脚,经常陷在雪中。

周雯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