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与“国家的孩子”面对面 聆听他们的故事

来源: 美食天下
2024-07-01 21:34:45

  上世纪60年代初,25名“国家的孩子”来到巴林右旗,李国良、赵海琴就是其中的两位,在这里他们得到了跨越地域、跨越血缘的亲情与温暖。

  “养父母待我像亲生的一样,把最有营养的牛奶和肉食给我吃,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的生活起居。”赵海琴动情地说。

  展厅里,赵海琴与丈夫李国良年轻时候的合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是他们十多年前拍摄的照片。1979年,他们因同是“国家的孩子”而喜结良缘。

  当年,赵海琴与李国良在粮米加工厂相识,听说对方都是“国家的孩子”, 双方倍感亲切,最终组成家庭。他俩先后创办了挂面厂、榨油厂,相互扶持,日子越过越

  赵海琴说:“我俩开玩笑说,我俩从小娃娃亲,我俩在火车上就开始搞对象。现在我俩生活很幸福,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巴林右旗接纳了我们。我常把我们的故事说给孩子听,说给朋友听,这段历史不能忘。”

  看着赵海琴展示的刚来巴林右旗时穿的小衣服,听着她的讲述,中国民族报社记者安宁宁感慨万千。安宁宁说,能与“国家的孩子”进行面对面交流,亲耳听到内蒙古民族团结的这段佳话,深刻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

  近年来,巴林右旗深入挖掘和宣传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与“国家的孩子”互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活动,共叙民族团结佳话。

  巴林右旗创新运用“1+9+N”模式,打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以1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中心馆为核心,开展宣传、教育、体验、实践活动;以格斯尔传习所、国石馆、民俗博物馆等9个特色鲜明的体验馆为支撑;并在全旗普遍设立“N”个教育实践点,全方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截至目前共接待52.8万人(次)参观学习。

  监制:丁燕 魏那

  记者:郭丽娜 李雪瑶

  新媒体呈现:董柏杰

  付正武:“习惯在岗位上过年”

  兴奋又紧张的不只这一家三口。中国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措施实施以来,中柬两地客流大增。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3/77/16297017780042675921.jpg" alt="" />

  “老地方”大姐的女儿冯馨负责打理咖啡茶饮,她打算给“老地方”融入一些当下流行的风格。

  <strong>央视网消息:</strong>今年是中国传统的兔年,在国人的心目中,最著名的一只兔子一定是那只来自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玉兔”。中国航天就有这样一只“玉兔”,同样居住在月亮上,它就是我国探月工程中的玉兔二号月球车。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网红推荐旅游打卡地有两种,一种是商业性推荐,一些场所邀请网红需要给网红费用,有一些当事人需要买流量,这些均具有广告性质。还有一些是网红做的像笔记一样的分享,火起来了流量很高,自然就有人去。从法律责任上看,这类网红推荐除非明知这一地点有危险,或者拍摄过程中造假有意忽略掉一些风险造成网友认识上的错误,否则不需要承担责任。

林宛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