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十问十答|新质生产力将为世界带来什么?

来源: 舜网
2024-06-22 04:21:17

  中新网6月21日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新质生产力将为世界带来什么?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中国新闻网联合出品“新质生产力十问十答”专家谈栏目,邀请权威专家解读新质生产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对外联络处处长、研究员鲍淑君表示,“新质生产力”作为2023年的中国热词榜首,无疑将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鲍淑君表示,随着中国经济正在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新质生产力正在崛起。激发创新动能,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都将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将采取务实举措,通过技术创 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

  中国正在做什么? 2023年,中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33278.2亿元,增长8.1%,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到2.64%。鲍淑君说,我们需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所以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达到6.65%。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数据,中国作为全球创新领先者,在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第12位,截至去年年底,中国拥有24个全球百强科技集群,首次位居世界第一。

  鲍淑君表示,近几个月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政策举措,致力于推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高质量发展,这将为中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提供助力。

  接下来要做什么?鲍淑君指出,投资者总是在寻找那些处于创新前沿、发展迅速的市场,而中国就是这样一个市场。中国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将为外国投资者创造更多的贸易和投资机会。中国企业正快速采用新技术,在各类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其速度往往超越其他地区同行,这使中国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

  鲍淑君认为,世界需要同中国合作,中国也需要拥抱世界。外资企业可以在中国产业和供应链脱碳、自动化和数字化等领域转型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新质生产力将为跨国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推动全球经济和供应链更加绿色和多元化。

  在鲍淑君看来,培育新质生产力,不仅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也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能。这将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带来巨大市场需求,同时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巨大商机。(“三里河”工作室)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解读称,受人们对互联网学习、工作、社交和网络购物需求量较大等因素影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两类单位平均工资分别增长9.4%和8.1%。

  显然,伴随地方政府收支矛盾加剧,中央转移支付的角色愈发重要。但是,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增长是否可持续?这涉及到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钱从哪里来。

  从去年GDP数据来看,紧随其后的常州、烟台2022年GDP均已超过9500亿元,距离万亿俱乐部只差“临门一脚”,是最有希望率先晋级的城市。此外,唐山、徐州、大连、温州等城市尚处于8000亿元阶段,2023年完成突破的可能性不大。

  近年来,因垄断原料药造成制剂价格上涨而被罚的案例并不鲜见,如2020年4月,三家垄断葡萄糖酸钙原料药的山东药企被反垄断机构合计罚没3.255亿元,又如2021年,先声药业滥用在中国巴曲酶浓缩液原料药销售市场的支配地位被罚1亿元。同年,扬子江药业因存在垄断行为被罚没7.64亿元,刷新了2021年医药行业反垄断罚款新高。

  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说,暗物质有很多理论,一种理论假设暗物质是重质量粒子,实验结果目前和这一理论相符,但基于数据的误差,并不能排除所有其他理论,未来需要更多的数据去确定暗物质的存在。因此,AMS正在升级,计划将数据的接收度增加300%,“再过十年之后,应该可以排除绝大多数理论”。

  显然,地方政府收入增长、收支矛盾缓解与经济运行状况紧密相连,在经济持续回升前景仍不明朗的当下,地方政府也难言收支矛盾缓解,对于中央转移支付的依赖仍将持续,这也是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创下纪录的重要原因。

曾尧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