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粮仓”山西运城:“电小田”助力小麦喝足“返青水”

来源: 金融界
2024-06-01 23:13:59

  中新网运城3月21日电(高雨晴 李卓庭)山西运城素有“晋南粮仓”之称,小麦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全省的一半以上。眼下正是春耕备耕关键时节,当地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

  春分时节,国网运城供电公司“电小田”党员服务队走进位于黄河岸边的运城市芮城县远鹏智慧农场,对农灌用电设备进行检查,助力小麦喝足“返青水”。

  远鹏智慧农场负责人胡天妮介绍,该农场以智慧农业、节水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为方向,全面实现智能化管理,大田智能化应用方面在全省走在前列。农场今年经营土地2000亩,比去年多200亩,全部采用智能灌溉系统,亩产1200斤左右。

  “以前3个人最多管理200亩土地,浇地就是大水漫灌,2000亩地浇一次水20天左右,每亩费用就得60元。”胡天妮告诉记者,现在全部应用智能化设备后,2000亩土地只需要3个人,全部浇水3天就可以完成,每亩费用15元。

  记者看到,在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区芮城县基地,远鹏智慧农 场利用一台台桁架式自动喷灌机正在进行春浇。

  “我们农场现在有拖拉机12台、收割机10台、植保机10台、无人机3台,采用无人驾驶系统,极大解放了劳动力,农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正在培育应用中。”胡天妮说。

  “这几年供电公司在电力改造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大帮助,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电力是最大的前提,如果没有电力保障,智能化、数字化设备的应用很困难。”胡天妮说,“电力员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一次,电力供应上基本没有出现过问题。”

  春耕备耕期间,国网运城供电公司组织辖区各单位提早谋划部署,梳理小麦生长、加工等关键节点,编制“二十四节气助农服务指南”,为农户提供24小时电力精准服务。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排灌线路、台区负荷监测,加大对农灌设备的巡视检查,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全面助力春耕春灌。(完)

  <strong>寻根:用共鸣传递情感力量</strong>

  “220千伏西正甲线电缆外观检查无异常、中间接头温度、接地环流数值正常。”…...随着一条条巡检信息记录在册,他们逐渐向隧道深处走去。幽暗的隧道内不断回荡着他们报告的声音。

  关于拜登在担任副总统时期可能存在的不当处理机密文件问题,此事正在美国持续发酵。鉴于最早的一批遗留机密文件在去年中期选举前就已发现,美国舆论对白宫迟至今年1月才披露有关信息的动机和透明度提出质疑。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15/2932164578" alt="" />

  中国探月工程亦称嫦娥工程,自2007年10月20日的嫦娥一号发射,到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实现全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再到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舱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取回1731克月壤,实现了“六战六捷”。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又称为“天问工程”,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开启了首个行星探测任务,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着陆于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

  来自深圳的卜先生从事纺织进出口业,今次来港主要为了商务,会即日来回。事实上,上周香港与内地实现首阶段“通关”后,卜先生就经陆路口岸来过一次香港,而这次体验高铁感觉同样“顺畅、方便”,“无论是内地还是香港的口岸,都有加派人手,整体过关流程非常快速。”被如此“夹道欢迎”,卜先生笑言非常开心,“感受到香港的热情,感受到自己被香港欢迎。”

吴克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