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搬家高峰已过,逼近30万亿后理财规模连续两周下降,季末理财压力几何?|银行理财观察58期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6-26 18:13:11

茅台国际大酒店回应:三措施抵制炒作茅台月饼杨思敏5金瓶梅,

财联社6月26日讯(编辑 杨斌)6月以来,存款向理财搬家的趋势暂缓,叠加监管对存量理财的变化,银行理财规模创出新高后已连续两周下降,合计约3000多亿元。分析认为,信托自查与理财的合作模式、及清理中小行理财等监管变化的短期冲击有限。存款搬家趋势暂缓后,季末理财回表的压力可控,非银机构的流动性回归常态但仍受“钱多”保护。

新高后理财规模连续两周下降

今年4月以来,禁止“套壳保险资管”、“手工补息”以及存款利率下降等多重因素叠加,存款出现向理财搬家的趋势。尽管期间债市出现过波动,但企稳后再度走强 ,使得理财产品仍具吸引力。4月理财规模累计增加2万多亿元,5月环比也增加6000多亿元,肖金川的数据显示均强于往年同期的增幅。

6月份,监管又现对存量理财业务的整改。根据财联社此前报道,有地区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与理财公司合作业务合规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信托公司排查平滑机制使用情况,对配合理财公司违规使用平滑机制调节产品收益等进行整改。另外,监管对未成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理财业务风险做出提醒,要求部分省份相关城商行与农商行于2026年末将存量理财业务全部清理完毕。

同时,6月末又是理财传统的回表时点,存款搬家的趋势暂缓,多重压力下,已接近30万亿的理财规模是否会再次受到冲击?

存款向理财搬家高峰已过,非银流动性回归常态但仍受“钱多”保护

对于债市,此前的存款向理财搬家带来两大影响。一方面,非银机构流动性充裕,流动性分层现象基本消失,R-DR利差收窄甚至出现倒挂。另一方面,理财机构偏好同业存单、中短债的配置,规模增长带动中短端品种走强,曲线陡峭化。

随着禁止手工补息引发的存款搬家潮暂缓,叠加理财半年末规模的变化,债市会受到什么影响?

民生证券固收首席谭逸鸣指出,当前禁止手工补息的高峰期或已过去,影响正逐步淡化,银行负债端压力得到缓解,6月以来存单发行规模有所回落,银行资金融出水平回升,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非银流动性也将回归常态。

华创证券固收首席周冠南认为跨季资金风险或可控。季末公开市场操作或主动加码对冲,叠加季末财政支出下达,跨季资金面大幅收紧的风险相对可控。季末理财回表压力或相对有限,非银“钱多”的格局延续。季末资金分层或有一定抬升压力,但非银“钱多”的保护下,预计短债调整风险不大。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