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的“流量密码”

来源: 悦文天下
2024-06-09 14:08:58

  在四川盆地有一个古老的文明遗址——三星堆,它以其独特的考古发现,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更向世界展示了古 蜀文明的辉煌。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文物的“重生”离不开科技的助力,更离不开文物工作者的匠心和创新精神。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8日)来临之际,本报记者来到位于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探寻三星堆持续火爆的原因。

  “这只3200年前的陶猪被很多网友称为‘愤怒的小鸟’,也有人说像小猪佩奇。”6月1日,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一名讲解员向围观的小朋友们介绍。当日是儿童节,众多小游客涌动在各个展厅,被各种大大小小的出土文物所惊叹。

  跟随游客队伍在新馆中参观,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世界。在三星堆博物馆众多精美的器物中,一号青铜神树最为引人注目。它高396厘米,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体型最大的青铜文物,也被誉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然而最初发现时,这棵神树只是200多块青铜碎片。为了让破碎的神树站起来,恢复3000年前的风采,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师郭汉中前后耗费5年时间,在传统的锡焊法之外自研了铆接、灌注等技法,通过日复一日地拼接、摸索,神树的形象才渐渐浮现。

  “这个灯上面有放大镜,可以从上面观察青铜器上的缝隙有没有修好。”6月3日,郭汉中在修复完一件破损青铜文物后仔细检查。郭汉中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已经40年,曾当选“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如今,56岁的他仍带着众多徒弟坚守一线。

  如果说三星堆的“重生”靠的是匠心,那么三星堆如今的火爆靠的则是持续的创新。从博物馆的数字化展示到文创产品的多样化开发,创新精神贯穿于三星堆文化的传播全过程。

  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参观者在博物馆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蜀文明的魅力。文创产品则将三星堆元素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把文创元素融入首饰、书籍、文具、纪念品等产品中,使得古蜀文明以更加生动和亲民的方式走进公众视野,也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这一古老文明,实现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承。

  不过,许强也指出,今年春运期间,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的情况总体而言有所好转,这可能是因为很多电车车主在经历了2022年春运“充电1小时排队4小时”的充电难题后,主动放弃了驾车回老家。

  如今,除了原汁原味的台菜外,梁宸郡还将甬菜与台菜融合,推出创新菜,这也打开了梁家院的市场,吸引了诸多食客慕名前来。

  此外,在春节期间南湖景区还特意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新春游园活动。古法投壶、玩转陀螺、巧推铁环、跳跃方格、投掷靶盘、脚踩高跷、手打年糕等老少咸宜的趣味活动,承载了满满童年乐趣。

  到那日“村里会煮饭的人都会来帮手,不会煮饭的就负责摆盘、上菜。”杨九的父亲就凭人人夸赞的手艺年年掌勺,年仅八、九岁的杨九则蹲在一旁添柴加薪,看着父亲做菜。久而久之,也“看”就了一身厨艺。

  在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场片中,可爱的吉祥物“兔圆圆”飞上太空,在空间站的舷窗外看到了飘过的一朵水膜花。这个创意正是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授课时给孩子们做过的一个实验:一朵绽放在太空的花。

  沈定庵著有《沈定庵书法作品选》《沈定庵隶书两种》《沈定庵书法作品集》《定庵随笔》及增订本,《近百年绍兴书画家传》《二十世纪书法经典·徐生翁卷》《徐生翁先生书画艺术》《徐生翁先生年表》《沈华山书画集》《伊秉绶书光孝寺虞仲翔祠碑》等。书法作品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辽宁省博物馆、浙江美术馆等所收藏。

寇欢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