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甘肃:全省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9%

来源: 中青在线
2024-06-13 22:19:30

  中新网6月13日电 国新办13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围绕“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作介绍,并答记者问。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在会上指出,甘肃全省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20年的9385元增加到2023年的12107元,年均增长8.9%。

  任振鹤表示,近年来,甘肃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一底线任务,一手抓成果巩固拓展,一手抓乡村全面振兴,把脱贫群众“扶上马、送一程”,坚持用发展的办法,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巩固住、拓展好,加快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下一步,甘肃将在两个方面下功夫、做文章:

  在巩固拓展成果上,重点用好“两种力”。一个是激发内力。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鼓励引导脱贫群众通过就业、产业、创业增加收入,切实增强脱贫地区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创新完善“甘肃一键报贫 ”机制,运用数字化手段,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对易返贫致贫群众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另一个是用好外力。深化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在天津、山东两省市和37家中央定点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加强产业帮扶、劳务协作、项目共建和人才交流,共同谱写新时代东西部协作发展的“山海情”。

  在乡村全面振兴上,突出绘好“两张图”。一个是和美乡村建设图。就是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开展以“村庄美、产业兴、治理好、乡风和、百姓富、集体强”为主要内容的和美乡村创建,每年分区分类认定省级和美乡村100个左右,让平原农区更具田园风光、丘陵山区更具山村风貌、湿地水乡更具诗情画意、高原地区更具民族风情、传统村落更具文化底蕴,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陇原“富春山居图”。一个是特色产业发展图。说到甘肃农业,“厚道甘肃、地道甘味”已经连续三年荣获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排行榜榜首:一是戈壁滩上种蔬菜,在我国十大蔬菜基地中,甘肃有两个,一是张掖,二是兰州,高原夏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二是玉米种子半边天,甘肃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全国每两粒玉米种子中就有一粒产自甘肃。三是道地药材很地道,甘肃被称为“天然药库”“千年药乡”,目前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是全国唯一的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为了让这些好资源卖上好价钱、致富一方百姓,甘肃将全面加强农业强省建设,深度做好“土特产”的文章,在每个县培育壮大1—2个主导产业,打好特色牌、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让“甘味”农产品畅销国内、走向世界。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更要切实把握好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习近平主席一次次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喝彩,为“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点赞。

  据介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贯倡导践行展览是博物馆最重要的服务产品,在遗址坑本体展览、大遗址展示等常设展览基础上,着力打造了“东周时期地域文化系列展”“世界古代文明系列展”“秦帝国之路系列展”和“边疆文物系列展”等临时展览。

  青年兴则国家兴。2022年4月25日,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

  据了解,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由入驻两江协同创新区的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谋划建设,将高分辨率观测近地/主带小行星、航天器、月球、金星和火星等类地行星以及木星卫星等深空域目标,满足近地小行星防御、空间态势感知等国家重大需求,并用于地球宜居性、行星形成等前沿科技创新研究。该设施由很多小天线合成一个大天线,就像昆虫的眼睛一样,因此又名“中国复眼”。

  12月25日,广州市原市长,广府人联谊总会、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创会会长黎子流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在广州逝世,享年91岁。

黄秀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