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铸就统一体》等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

来源: 人民网
2024-06-29 16:42:51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记者 上官云)27日下午,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2024年夏季)在北京召开。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4所“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大学联盟”成员,以及社会科学院系统代表北京社会科学院分别发布重要学术成果。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为五位成果发布人颁发证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发布“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成果。“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丛书以集纳众智、会通经典、观照前沿为宗旨,汇聚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智识,力求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现中国新闻传播学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方面的思想创新与理论突破。

  该丛书第一辑共计16册,累计近600万字,不仅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际和国内相结合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新闻传播学的知识 体系,还从源流历史、理论建构到实践创新等多个维度,全面剖析了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面向与焦点领域。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财政学教指委秘书长石绍宾发布《中国政府预算改革发展年度报告》。《中国政府预算改革发展年度报告》旨在追踪中国预算管理改革进程,总结中国预算管理发展经验,阐释中国特色预算管理理论。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副所长张长虹发布《历史铸就统一体》(9册)、《史前至唐代高原丝绸之路考古研究》两项成果。《历史铸就统一体》揭示了西藏自古以来与中原各种错综复杂关系发展演进的主流与脉络,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与长治久安提供丰富的历史借鉴与治理经验。

  《史前至唐代高原丝绸之路考古研究》以近年来青藏高原的考古新发现为基础,广泛结合汉藏文献以及历史学、民族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研究进行论述探讨,为构建青藏高原古代文明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知识图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刘鼎甲发布《中国英汉平行语料库研究》著作成果。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规模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建立与加工”的重要成果,荣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中国英汉平行语料库”库容超过一亿字词,系国际上最大的双语平行语料库,开创了历时复合架构,解决了检索平台的部分技术问题,开展了基于该语料库的多种新型研究,构建了翻译汉语和原生汉语类比的历时复合语料库,对语言发展、语言间关系、翻译比较等综合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刘仲华发布《北京专史集成(18卷)》。目前丛书已出版18卷,近800万字,从政治史、建置沿革史、风俗史、教育史等18个领域对北京历史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著作中很多对北京历史文化进行分科研究的内容都属首次,是对地域历史文化研究的一次新尝试。

  据介绍,中国人民大学于2023年4月24日发起成立“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大学联盟”,致力于打造思想荟萃、融通中外的一流学术殿堂与高端交流平台。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大学联盟”形成了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机制,于每个季度召开“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推动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扩量提质。(完)

  她一路关注着李闯的昵称从出版社的“李小编”,改为开小卖部的“李小贩”,直到他重新高考。有天李闯发帖咨询一道高中考题,林海从大学就兼职给高中生补习,提出帮他补习历史,两人遂成为“网友”。

  典籍文献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文明传承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到生动展现汉代戍边吏卒工作生活面貌的居延汉简,再到有着“中国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美誉的敦煌遗书,以及中国历史上保存数量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王朝档案——明清档案,在本次展览中,观众可以领略从上古殷商至明清的制度与文化,近距离感受栩栩如生的中华文明。

  在秦淮河畔的月色下,围绕“大蓝鲸”雕塑,100多米的超长T台上,近200名学生组成的时装模特队带来一场时装秀,吸引超过1500名观众到场观看。2021年5月20日,这场由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鼓楼区政府、南京艺术学院、南京旅游集团联合主办的“南京创意设计周开幕式暨南艺520毕业展演嘉年华时装秀”,成为校企地三方合作的开端。

  “为了达到‘修旧如旧’效果,虽然整个工程的修复过程非常艰辛,经历两次拆掉重做,但是意义非常重大。”施工单位代表说道。

  2月1日,记者见到廖珮盛的时候,他还穿着参加中国诗词大会时的那件红色卫衣。“红色,为了图个好彩头。”卫衣是妻子刘晓晖从网上买的,后来洗了几次,多少有点缩水。廖珮盛憨笑着说:“老百姓过日子嘛,这就挺好。”

  为进一步推动湖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委统战部积极参与“万名干部联万企”行动并同步开展“春雨润苗”惠企政策大宣讲300场次,走访民营企业1.3万余家,协调解决问题5427个;实施民营企业培优做强行动,全省民营市场主体突破600万家、增长15.5%。

杨智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