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六一”节目:焕新致未来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02 10:52:36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 “六一”国际儿童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日前在京发布“六一”48小时童心接力特别节目,并向全国首批25所小学授牌建立“CMG小喇叭校园广播站”。

  “六一”期间,总台央视少儿频道出新招,首次实现48小时贯通式编排,8位新生代主持人首次亮相,极具互动感、年轻态、贴近性的多档精品原创节目,长续航陪伴孩子们 点亮童真梦想、欢度“六一”佳节。

  《致未来》——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六一”晚会领衔亮相,围绕“立志报国”的主题,用AI技术诗意呈现孩子们的“愿景故事”,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晚会首次设立分会场,在珠海长隆度假区精心制作《奇妙的旅行》《自然的孩子》等节目,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节目将于6月1日20:00档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少儿频道(CCTV-14)播出,央视频、央视网、央视少儿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推出。

  在《大手牵小手——喜德县青少年篮球友谊赛》中,总台主持人和嘉宾与四川喜德的孩子们开展一场妙趣横生的篮球友谊赛;《花朵音乐节》六一特别节目邀请嘉宾和亲子家庭共同参与,用歌、舞、剧等方式串联游戏,呈现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盛会;《动物欢乐多——六一欢乐颂》让AI与歌舞剧情Show华丽碰撞,打造全国首档青少年沉浸式互动科普歌舞剧;《自然的童话》走进国家公园,追寻动物踪迹,开启大自然的探秘之旅;《状元棒棒堂》六一特别节目邀请港珠澳三地亲子家庭参与互动问答,帮助孩子们深入了解大湾区的历史文化风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贝棒棒哒》通过游戏设计,展现0-3岁萌童的天真可爱;《智慧果总动员》携手全国各地的智慧果家庭,一起延续童年回忆的智慧树派对;《大器我成》搭建青少年走进顶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桥梁,展示重大科技成果服务科普教育的创新模式;《2024年亚洲跳绳锦标赛》出征前校园挑战赛集结即将出征亚锦赛的国家跳绳队队员,为全国的少年儿童呈现国内最高水准的“校园挑战赛”;《2024年世界中学生篮球锦标赛》中国代表队热身赛,用活力赛事助力少年儿童增强体魄;《名师有名堂》带领孩子们沉浸式体验京剧等非遗项目,并邀请名校校长和艺术名家,共同探讨成长话题;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天津市委宣传部、甘肃省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中国首部XR数字音乐儿童剧《敦煌·九色鹿王》,以敦煌壁画故事为母本,集传统舞台戏剧艺术与现代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多元化手段于一体,开启国内儿童数字戏剧先河。

  拥有68年历史的知名儿童广播节目《小喇叭》在全国14个省区市的25所优质小学设立首批“CMG小喇叭校园广播站”并推进“总台少儿频道全国校园伙伴计划”,聘请各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任广播站站长,鼓励学生们制作优秀原创校园节目,在节目中展播。(完)

  入冬以来,青海省按照城市低保对象、城市特困供养对象1000元/户,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供养对象800元/户的标准,为城乡困难群众发放取暖救助,共计发放资金1.21亿元,惠及城乡困难民众16万户。同时按照城市低保对象300元/人、农村低保对象和特困供养对象200元/人的标准,在2023年“两节”期间为37万城乡困难民众发放第二批一次性生活补贴,并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在2022年四季度连续3个月为城乡低收入人口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共计发放资金0.45亿元,惠及58万城乡低收入人口。

  除此之外,卞晓兵介绍,目前最新的轻量化防爆产品还有柔性防爆罐、刚柔复合防爆罐等,能够结合多种不同排爆场景使用。例如,柔性防爆罐内有多孔吸能泡沫和防爆阻燃液体,同时它采用了高性能纤维结构设计。在爆炸时,通过其内部的多孔吸能泡沫和防爆阻燃液体,实现对冲击波能量的高效吸收和转化,再通过高性能纤维结构实现对破片的全部拦截。

  水体生物治理技术已有大量市场化应用

  因此,核污水排海计划推出后,遭到日本民众强烈反对。日本《朝日新闻》2022年3月公布的问卷调查显示,福岛县、宫城县和岩手县受访的42个市町村长中,约六成反对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放入海。日本全国渔业协会联合会也多次申明立场,反对该计划。

  春节前夕,全国大部天气总体利于出行,部分地区需注意防范雨雪天气导致的道路湿滑、能见度下降可能对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此外,除夕当天,南方雨雪增多的同时,阴冷感也会加剧,公众需及时添衣保暖。(中国天气网)

  <strong>钟钰:</strong>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之路,既要尊重国际上农业强国建设的一般规律,又必须立足自身实际,体现千年的农耕文明特质和中国制度优势,找准突破重点。一是确保供给保障能力强,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守住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底线;二是确保科技装备强,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提升,依托生物技术、装备技术、数字技术、绿色技术等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三是确保经营体系强,走多样化差异化的经营发展道路;四是确保产业韧性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及稳定性,筑牢农产品有效供给“防御系统”。

洪淑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