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村焕新颜

来源: 砍柴网
2024-07-01 01:06:24

  呼斯乐说得兴起,还拉着记者去看他家在养殖小区里的牛。当地有养牛的传统,早年间通过产业扶贫,不少村民分到了基础母牛。近年来,随着经济条件改善,家家户户养的牛越来越多。但院内养殖难以避免粪便堆积、污染环境、影响健康等问题,也限制了养牛数量。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中央宣传部协调推进下,哈吐布其嘎查在草布斯台艾里建起了占地面积11900平方米的养殖小区,村民可以把牛集中饲养在统一规划的大规模棚圈里,实现了人畜分离。每间牛舍每年收取500元管理费。“这个收费标准经过了‘四议两公开’,我们挨家挨户走访征求意见后才定下来。”中央宣传部派驻到哈吐布其嘎查的第一书记殷凡说。

  呼斯乐在养殖小区养了20多头牛,“舍饲圈养更科学,牛长膘快,人也不受累。这里的热水槽、搅拌机、粉碎机都可以免费用,家里空出来的牛棚我准备改造一下,搞庭院经济。”呼斯乐说。

  内蒙古在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增收过程中,对村民的帮扶从建房修路等“硬件改造”,发展到农村基层组织 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软件升级”。

  200多公里外,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平安村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记者3年前来到这里时,标准化果蔬大棚并排而立,农村电商发展如火如荼。如今,这里建成了乡村旅游综合体“番茄公社”,兼具种植采摘、观光旅游、亲子研学、科普教育等功能。番茄公社负责人、科尔沁镇乡土人才孵化中心主任齐晓景介绍,当地产业发展经历了4次升级,从最初的农业生产,到开办采摘、餐饮,再到住宿加培训多元化经营,现在更是走上了农文旅一体化发展道路,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

  10余年来,齐晓景带领着乡亲们经营蔬菜大棚、办家庭农场、发展电商,推动平安村成为规模化经营、多产业并进的示范村。“过去是村里人凑钱供我上的大学,如今我想创造更多机会,让所有村民都能吃上‘旅游饭’。”齐晓景说。番茄公社“管家大嫂”陈园园告诉记者,“在这里我一年能挣六七万元,也不耽误农活儿”。

  乡村振兴,关键靠人。兴安盟精心策划实施“晓景计划”,旨在培养更多像齐晓景一样的产业带头人。截至目前,该计划已培养带头人千余名,辐射带动4万农牧户,整体经营收入累计超过3亿元。

  文化、人才、教育等软实力正成为内蒙古乡村振兴的强动力。内蒙古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全区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10万元。(本报记者 陈 郁 曾诗阳 余 健 覃皓珺)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4/62/1725538616325847898.jpg" alt="bqwzgm" />

  <strong>“卷春”:</strong>很多地方会在立春这天吃春饼和春卷,春卷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豆芽菜馅、豆沙馅,甜口咸口各有不同。薄薄的两张小饼卷着盎然的春意,一口咬下去,讨个好彩头。

  《方案》提出,力争到2030年,天津市建设10家以上市级碳达峰碳中和创新平台。引导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投资基金,参与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围绕清洁能源、先进电网、重点领域降碳等方向,组织实施重点研发计划和科技重大专项。发挥海河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牵引效应,力争实现“从0到1”的突破。建设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艺设计、监测评估、管理咨询、检验检测等综合性公共服务。

  记者当天在现场看到,距离延庆里不远处的胜利大院是一栋两层砖木结构西式建筑。高坡度屋顶下,罗马柱、拱形门廊形成对称式布局,外墙厚实的砖石坚固如初。步入建筑内,木质挑空楼梯、斑驳的墙面被原状保留。如今,这里作为跨媒体艺术中心,主要承担设计展览、艺术公园功能。

  “没有人会想到像这样可怕的数字!”资产管理公司Principal Asset Management首席全球策略师Seema Shah 3日在报告中表示。“当出现如此爆炸性的经济消息时,美联储更不会停止加息并考虑降息了。”

  此前1月13日,在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两架客机也险些相撞。据FAA初步分析显示,达美航空的这架飞机停下时所处的地方,距离美国航空的客机此前的位置约300米。最终,达美航空客机取消起飞,并返回登机口。目前,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和FAA正对此展开调查。

吴珊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