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前总理拉法兰:文化交流是法中关系的重要纽带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03 08:54:07

  中新网成都6月2日电 题:法国前总理拉法兰:文化交流是法中关系的重要纽带

  记者岳依桐

  曾访华100余次的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在中法建交60周年的夏天,又一次来到中国。此行,这位76岁高龄的“友谊勋章”获得者到访“天府之国”四川,并于6月2日动身返程。

  从1970年第一次访问中国算起,拉法兰与中国结缘已经54年。他是熟读《论语》的“中国通”,也是中国民众的“老朋友”,长期致力于促进法中友好合作。

  数日紧凑行程间,拉法兰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城市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论坛大会、参访文化艺术园区。增进友谊、深化交流合作是他口中的高频词,也是他始终未变的夙愿。

  6月1日,拉法兰一行走进成都天艺浓园艺术博览园。面人、糖画、棕编、剪纸、绳编、竹编……众多四川非遗项目收获他的掌声,而他也收获了代表友谊的善意。

  剪纸非遗传承人用红纸现场为拉法兰剪出一张生动的侧影;变脸艺人送上会变脸的大熊猫玩偶;绳编非遗传承人则提起一串专门编织好的红辣椒递上前去,并热情地说:“希望您能感受到我们四川火辣辣的热情!”

  这样的热情打动了拉法兰。他面带微笑,不停用中文表达感谢,并妥善保管收到的礼物。他说,非遗不仅是中国人艺术创造力的体现,也是两国文化交流的绝佳载体。“这些技艺能让法国人对中国文化更好奇。就连法国文豪伏尔泰、卢梭等,也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

  拉法兰十分看重文化交流在深化法中两国关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5月31日在成都举办的中法交流对话会上,他表示,“虽然两国语言不同、地理距离遥远,却没人可以将我们隔开。因为我们在尊重文化多元性的基础上重视人文交流,这种文化纽带非常重要。”

  拉法兰也孜孜不倦地传递着上述理念。得知有不少法国艺术家在天艺浓园艺术博览园中开展艺术创作和文化交流活动,拉法兰既惊喜又欣慰,并鼓励他们多创作融合法中文化元素的作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文化理解、交流。

  回望自己与中国的故事,拉法兰说,从第一次到访中国至今,他越来越了解中国 ,也越来越了解中国民众。“一般来讲,到过中国的人和没到过中国的人,对中国的看法是不一样的。”他希望,能有更多法国人乃至欧洲人都来看看真实的中国。

  “法国和中国在全球是一对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对未来有共同的愿景。”一头白发却仍挂心法中友好往来的拉法兰对两国年轻一代充满期许。他寄语两国青年,“年轻人们一直在进行合作、交流,必须要不断增进交流,加深相互理解。”

  今年是两国建交60周年,拉法兰仍清晰记得两国建交50周年时自己参访成都的情景。当时,他也嗓音洪亮地用中文向大家问候:“你好,我是拉法兰!”(完)

  自苦菜圩水产养殖基地被认定为上岸渔民“捕转养”基地以来,这里已经聚集了17户退捕渔民,年户均增收近10万元。“大家一起规模养殖、共学技术、共拓销路,比自己干强多了。”韩保林说。

  赏花、插花,一下子引发了港澳青年的共鸣,不少人表示经常和家人一起购置年花。“本来打算过年自己买花把家装饰一下,现在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年花带回家,感到温暖又贴心。”澳门青年李嘉媛说。

  在网络上的一些讨论失眠或助眠的帖子里,不难发现高中生的身影,在他们的聊天中,不少同学也提到尝试过用白噪音等方式助眠,并认为“效果不错”。

  “我们购置了新的农业设备,为插秧机、播种机装上了北斗导航系统。”张良杰说。“通过北斗卫星控制,设置好路线后就可以进入自动驾驶模式。这不仅节省了人力,还提高了农作物质量,助力粮食增收增产。”

  “家里的地借牧后,秸秆从‘包袱’变成‘香饽饽’。”出租人王鹏娥也很满意,“不仅多挣了一笔租地款,还节省了秸秆处理费,羊粪留在地里又成了有机肥。”

  比赛第36分钟,浙江队率先打破场上僵局。与半决赛一样,外援莫伊塞斯再度扮演球队力挽狂澜的关键先生。第54分钟,他助攻队友陈蒲爆射扳平比分。下半时比赛行将进入补时阶段时,他右路突破后的传中球,又导致对方球员自摆乌龙,这粒进球经VAR技术介入后被认定有效。凭借此球,泰山队惊险逆转取胜浙江队,从而实现足协杯三连冠。

钱希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