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来中国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偏高

来源: 未来网
2024-06-30 13:03:12

  中新社北京11月3日电 (记者 陈溯)中国气象局3日公布,今年秋季以来,中国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偏高,且多地气温突破历史同期极值,其背后成因是什么?今年冬季会是暖冬吗?

  在3日召开的中国气象局11月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表示,10月,全国平均气温12.2℃,较常年同期偏高1.6℃,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或接近常年同期,其中东北地区大部及山东大部、内蒙古大部、新疆大部等地偏高2~4℃。有140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10月历史极值。

  谈及背后成因,贾小龙表示,今年秋季以来,欧亚中高纬度地区以纬向型环流为主,中国受高度场正异常控制,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总体偏弱,冷空气活动偏弱,造成中国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偏高。

  贾小龙表示,今年秋季以来,中国北方气温异常偏高,虽然东北大部、华北西北部、西北大部等地已经入冬,但上述大部地区入冬时间较常年偏晚,部分地区偏晚超过5天。入冬偏晚可能会对农业造成一定影响,暖热天气可能导致土壤墒情偏低,影响农作物出苗和生长,不利于来年春耕春播,暖热气候导致农作物生长过旺且利于病虫害越冬和繁殖,来年病虫害风险增大。同时,暖热天气可能会使得来年春季融雪径流量减少进而引发干旱,造成水资源紧缺问题。

  贾小龙表示,监测显示,目前赤道 中东太平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即将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根据国内外动力气候模式和统计方法预测,预计11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将持续超过0.5℃,2023/2024年冬季厄尔尼诺事件将持续。

  反腐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彭新林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能源领域属于资源、资产、资金密集型领域,投资体量大,项目众多,直接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而审批权限过于集中、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不够,更容易发生权力寻租、靠企吃企、关联交易、内外勾结、利益输送等腐败现象。

  现任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是郑新聪。副主任有三人,除了吕玉印之外,还有黄柳权和严植婵。吕玉印是唯一的“70后”。

  2020年毕业季时,正邦科技发布招聘启事称,将在全国范围内招聘2.5万名大学生。除了招聘数量庞大外,企业给出的薪资待遇也颇具吸引力。大专生入职第一年的综合薪资为8万-15万元,本科生为12万-20万元,硕士为18万-30万元,博士则是30万元起。经过这一轮大规模扩招,正邦科技的员工总数在2020年底激增到5.23万人。

  6月13日,据彭博社报道,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美国的新气候法案《通胀削减法案》或将适得其反,最终将导致美国消费者为电动汽车支付更高的成本。

  骆玉明曾说:“现代科技驱散了人们心中的幻梦,而商业文明则培养了精明实在的计较。古典的飘逸散淡作为生活态度大概是再也不可能了。我无意夸张文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也素不以守卫传统文化为己任,只是从个人经验说,觉得在焦虑烦躁的时分,偶尔能回到文学、回到诗意的心情,还是好的。”

  山东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作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和创新高地,其不仅多项农业指标领跑全国,还诞生了著名的“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

赵德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