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碳减排”不是“碳冲锋” 区域绿色发展之路需因城施策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7-10 14:18:25

  中新网上海11月3日电 (记者 缪璐)“每个城市由于各自所处地理位置以及产业结构不同,所面临的碳减排方面的任务也会不一样,我觉得它们都应该认清自己,也就是从城市的特点出发,来思考自己发展的路径。”复旦大学-全国市长培训中心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周伟林说。

  周伟林是在2日举行的第二期“碳讲堂”上作出上述表述,本期“碳讲堂”主题为“绿色高质量发展|区域碳减排之路”。继首期探讨绿色建筑如何点“碳”成金后,本期“碳讲堂”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区域协同低碳发展,有效缓解能源资源和绿色技术在区域分布上的供需背离矛盾,将“碳达峰”“碳中和”与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有机统一。

  周伟林举例道,浙江湖州原先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错过了工业化发展机遇期后,反而留下了绿水青山,在此情况下,湖州认清并发挥了自己的特色,将投入放在生活休闲等相关产业方面,后面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2020年,中国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中国将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不仅要克服能源资源禀赋、低碳技术区域分布不平衡的矛盾,同时也要求区域协同低碳发展。

  同济大学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表示,双碳目标已经深入人心,但各个地方在执行的过程中,不要变成“碳运动”“碳冲锋”,而是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产制宜发展。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谭洪卫指出,节能环保跟经济发展并非完全对立,节能环保倒逼城市产业转型,从而推进区域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杜欢政眼中,每座城市都拥有丰富的“城市矿产”,“我们的资源从地底下、从田地里、从深山中汇聚到城市里,同时这也让城市成为一个特大型废弃物生产工厂,报废的塑料是城市油田,报废的废纸是城市森林……利用好这些,也会带来一个新的产业,即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在“城市矿产”概念下,杜欢政提倡“要让来自大地的,回到大地;来自产品的,回到产品”。在此情形下,构建一个既循环又经济的体系变得十分关键,杜欢政说:“我们要构建一个闭环体系,从生产端,到消费端,到材料端,到回收端,再到应用端,分门类、分品种、分场景构建废物循环系统,这才能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的现代经济体系。”

  细分到建筑领域,作为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专项的践行者,上海浦东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在龙阳路交通枢纽中片区04街坊商业办公项目、北蔡楔形绿地项目中表现十分亮眼。

  龙阳路交通枢纽中片区04街坊商业办公项目中,上海浦东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人本化、零碳化、数字化”为原则,强化规划、建造、运行全过程全要素管控,围绕“街区近零碳核算方法—综合调控关键技术—数字孪生系统平台”,为高密度街区提供近零排放关键技术体系和数字调控平台,推动上海及全国同类型项目的高品质提质增效和零碳化建设运营。

  谈及如何因城施策,上海浦东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开发二部总经理胡斌表示,“在项目的开发实施过程中,从前期开发,到材料应用、技术应用和产品应用,就要把减碳理念贯穿始终,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减碳和降碳目标。”

  周伟林强调,每个城市发展都有自 己不同的问题,也有不同的产业发展要求,如果一个城市的某一产业能够在减碳中做到全行业最优,每一个城市都能因城施策,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高质量发展,那么区域的碳减排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我国的双碳目标实现指日可待。(完)

  浙商证券认为,在未来锂资源前景明确、提锂技术不断突破及高锂价的刺激下,全球盐湖卤水开发节奏将得到加强,将逐步形成大规模、低成本的锂资源,成为重要锂资源供应来源。

  第二,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明显。我国有14多亿人口,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还在持续推进,有世界上最具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这是推动经济复苏好转的强大引擎。

  <strong>一是进一步加大电力燃料供应保障能力。</strong>继续加大优质产能释放力度,加快推进新核增产能各环节相关手续办理,尽快实现依法合规增产增供。制定煤矿保供与弹性生产办法优先组织满足条件的先进产能煤矿按一定系数调增产能,形成煤矿应急生产能力,以满足经济持续复苏以及季节性气候变化等对煤炭消费的增长需求。加快推进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强化电煤中长期合同严肃性,督促各方落实煤炭保供责任。严格规范合同签订行为,制止各类变相加价、降低兑现热值等非法牟利行为,释放稳定市场价格的强烈信号。加强电煤产运需之间的衔接配合,保障电煤运输畅通。

  这次随宁波团包机到欧洲,主营发热产品、户外用品批发的宁波格岚德国际贸易公司,到德国慕尼黑参加了ISPO展会。那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户外及体育用品展览会,也是以往格岚德拓展欧洲市场的重要通道。

  李家超表示,1月8日起将实施首阶段“通关”,每日最多6万名港人从海陆空不同口岸“过关”进入内地,其中约5万人可经陆路口岸前往内地。港澳码头、机场、港珠澳大桥不设人数限制。

  杜兆才说,足球工作者要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共同谋划中国足球发展之策,走好中国足球新的长征路,对标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目标,卧薪尝胆、真抓实干,打好中国足球翻身仗。

陈惠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