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设定目标:2025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逾45% 源头减量率逾5%

来源: 慧聪网
2024-06-30 23:03:42

  在15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表示,《工作方案》突出“精准”、突出“精细”、突出“绿色低碳”。据此,上海将强化社会治理,实现分类实效常态化;优化投放环境,推进分类投放便利化;推动低碳转型,实现源头分类减量化;完善设施设备,达到全程分类系统化;同时,健全回收体系,加强生活垃圾利用资源化。上海还将加强数字赋能,推进监督管理智能化。

  上海将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持续加强精细化分类、智能化监管、系统化治理、减量化使用、资源化利用,不断推动上海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助力推进“生态之城”建设。

  据悉,自《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下称:条例)施行以来,上海从法治引领、制度建设、体系推进、基层治理等方面多管齐下,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2019年以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全国46个重点城市和超特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评估中,上海始终保持领跑全国。

  王为人介绍,今年1月到10月,上海可回收物日分出量7637吨,有害垃圾日分出量2吨,湿垃圾日分出量9391吨,干垃圾日清运量17325吨。对比《条例》实施前,即2019年上半年,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分出量分别增长1.8倍、14倍和0.7倍,干垃圾清运量减少15%。居住区和单位垃圾分类达标率保持在95%以上,湿垃圾分出量保持在干湿垃圾总量的35%。

  目前,上海已建成焚烧厂15座、湿垃圾集中处理设施10座,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总能力达到3.6万吨/日,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1.5万余个、中转站198个、集散场15个;自今年9月起,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达到43%;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据透露,上海规划新增7座湿垃圾集中设施,其中6座已开工建设,另外1座正在开展准备工作;预计至“十四五”末,申城焚烧和湿垃圾集中设施资源化利用总能力将达到3.8万吨/日。

 <strong> 建设体育公园 助力全民健身(新时代画卷)</strong>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中国积极促进创新要素全球流动,在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

  失眠久了,王亚辰发现,自己在课堂上打瞌睡的时间开始增多,他意识到若不想落下课程又想高效地学习,必须首先保证自己的睡眠质量,于是便开始了助眠之路。起初,他觉得自己睡不着是因为身体还不够疲劳,于是他尝试在睡前做运动,但每次大汗淋漓之后,他的心跳加速,身体反而更加兴奋,完全无法入睡。

  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随着“互联网+”深入推进,基于移动互联、物联网新技术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西班牙埃菲社讲述了湖南湘西十八洞村借助电商等方式,销售特色产品、开拓旅游市场的故事。“新途径跳过了中间商,增加了村民的利润。”报道说,在新技术的支持下,越来越多年轻人回归乡村,参与家乡建设。

  新疆各民族文化长期交流交融,在中华文化怀抱中孕育成长。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疆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充分尊重和保护各种民俗文化,实现多元文化和谐共处,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2021年,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之际,就有将仰韶文化遗址群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声音。河南省此前的两会上,也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仰韶文化申遗。

王怡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