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产权+”模式 推进金融资本下乡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16 10:47:40

  今年以来,榆中县在扎实开展宅基地农房一体不动产登记、林地经营权不动产登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的基础上,依据法律和相关文件,积极探索开展“产权+”新模式,即“农村产权+质抵押,农村产权+担保”等业务。通过打通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流通堵点,进一步释放农村土地价值。

  今年3月,榆中农合银行通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成功为客户兰州锦达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放了1000万元的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该笔贷款的成功落地是榆中县农村产权交易在盘活农村存量资源的积极尝试,也是榆中农合银行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上实现的创新突破。

  “今年,我们到榆中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办理了集体经营性资产流转交易,然后将交易鉴证书通过抵押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这些钱大概半个月就到账了,我们主要用于蔬菜育苗、蔬菜种植、包装材料购置等方面,确实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兰州锦达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蒋玉峰说。

  据了解,该公司是一家集蔬菜种植、育苗、加工、贮藏、销售于一身的现代农业企业。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头作用,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创新基地生产、贮藏加工、物流配送、农超对接、电商销售、流通追溯的产业链,带动当地种植户1200余户,带动蔬菜种植面积达30000多亩。

  为解决企业发展资金难题,榆中县依托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加强政策联动,与银行紧密协作 ,量身定制农村产权交易信贷产品。通过出具交易鉴证书,为其量身定制授信方案,有效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成功发放榆中首笔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鉴证抵押贷款,将农村产权转化为“真金白银”,为企业提供了坚强的金融支撑,为后续发展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也为农业产业发展导入金融活水

  一张交易鉴证书,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推荐各金融机构进行抵押登记,便可从银行渠道获得融资输血,从而解决农业大户资金周转困难问题,缓解了企业商业贷款难的压力。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推动了金融资本进农业、进农村,为进一步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要素支撑。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贵智 特约记者 张永琰

上一篇

责任编辑:尉旖涵

  加快培育农业“链主”企业,构建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推动烟台苹果、寿光蔬菜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迈向千亿级;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直播带货等新业态竞相涌现……“蓬勃发展的乡村产业,让广大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水平和品质得到提高。”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张红旗说。

  淄博花灯也曾溢彩世界,对外生动讲述中国故事。1994年,淄博花灯赴俄罗斯莫斯科展出,令当地民众大开眼界;2001年,淄博花灯到德国参加柏林亚太周活动,由张向仁设计制作的“九龙壁”“欢庆龙舟”“京剧脸谱”等六组大型花灯亮相柏林街头。

  “参展感觉不错,人流量多,有一些很有质量的客户。”汤明星表示,受疫情影响,公司近几年主要通过邮件与客户联系,也确实需要通过面对面方式维护客户关系,“见面比电话、邮件更有效”。

  “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

  马超表示,目前,家乐福超市的供应链正在做调整,未来供应链模式和零售场景业态将更加多元化。由于部分供应链模式接入时,系统结算需要对接和升级,导致部分产品无法用购物卡结算。法律人士表示,如果商家要限制购物卡的结算范围,应在消费者购卡时讲清楚,并注明购物卡的使用范围。没有特别约定,购物卡应当可以购买超市里的任何商品,商家不能单方面限制购物卡的使用范围。

  河北雄安新区项目现场如今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近日雄安新区举行了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涉及项目共43个、总投资416亿元,涵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智能城市等领域。其中,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有2个、10亿元以上项目有4个、亿元以上项目共有17个。

郑彦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