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研究:北格陵兰岛冰架总体积1978年至今已减少逾30%

来源: 宣讲家
2024-06-14 07:02:32

  中新网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 篇气候变化论文指出,北格陵兰岛冰架正在快速消退,总体积自1978年至今已减少30%以上。

  论文作者提醒说,这些冰架一直被认为很稳定,但2000年以来已有3个完全崩塌。在剩下的5个冰架中,会随海洋暖化进一步消退的冰川附近的冰架质量损失正在变得不稳定,并将带来海平面上升的严重后果。

  据该论文介绍,格陵兰冰盖的冰损失导致了2006至2018年期间观测到的17.3%的海平面上升,仅存的格陵兰漂浮冰架位于格陵兰冰盖的北部边缘,能通过调节排入海洋的冰流使冰盖稳定下来。格林兰北部冰川在过去20年里才开始变得不稳定,也就是损失的冰大于形成的冰,这是因为这些冰川的一些漂浮延伸部分出现了弱化和崩塌。为更好地预测这对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就必须确定剩余冰架变化的时间和驱动因素,以及冰川的响应。不过,这些冰架的演化以及影响它们的复杂过程一直缺乏完整描述。

  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法国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R. Millan与合作者一起,利用数千张卫星图像以及气候建模分析了北格陵兰的冰川-气候-海洋相互作用。他们观测到冰架质量损失出现了显著而广泛的增加,发现2000年以来海洋暖化主要导致格陵兰冰架底部出现冰损失。此外,他们还发现格陵兰冰川已经开始消退,排入海洋的冰流也在增加,这与冰架损失同时发生。

  论文作者总结称,这次研究结果显示,根据对海洋热力胁迫的未来预测,基础融化速率将持续上升或保持在高水平,这可能会破坏格陵兰冰川的稳定性。他们认为,如果冰架完全崩塌,格陵兰北部冰川可能会极大促进冰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完)

  与此同时,与造车新势力“为钱焦虑”的处境不同,传统造车巨头依靠昔日在燃油车市场的强势表现,目前大多拥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如今,传统车企对于新能源汽车从“静观其变”改为“主动出击”,在多重夹击之下,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中的弱势品牌,想活下来都变得越来越难。

  他表示,云南烟草系统曾尝试过制作香精香料,但用在高档烟上还是不理想。他认为云南作为“烟草王国”,却研发不出高质量的香精香料,原因除了其配方具有保密性外,还与其存在行贿空间有关。“过去,云南烟草系统的一些负责人,长期与部分香精香料公司存在利益输送。”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表示:“总体来看,新能源整车产业竞争在加剧,结构调整在加快,自由竞争的同时也伴随着淘汰,这是一个必经的市场化过程,总体上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的信赖度不断提高,信心也越来越足。”

  一位在云南烟草系统工作了30余年的内部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国家对名优烟的放开标志着中国烟草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放开前,因价格低、质量上乘、产量小等原因,云南的烟在市面上供不应求。放开后,很多香烟价格翻倍,“如纯香云烟,之前是15~16元/条,放开后40多元/条,还供不应求”。

  今年1月10日,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公报公布,在谈及下一阶段党风廉政工作的重点领域时,公报提到,突出重点领域,深化整治金融、国有企业、政法、粮食购销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

  到了2023年1~2月,中国乘用车总共卖出了267.9万辆,其中燃油车190.9万辆,新能源汽车77万辆。而在去年1~2月份,中国卖出的334万辆乘用车里,272.3万辆是燃油车,新能源汽车为62.7万辆。不断萎缩的市场,让燃油车企业危机感倍增,也让“电动化”转型,从说说而已变为最迫切的现实。

蒋维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