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元便利店冰杯爆火,它被当成茶饮平替

来源: 参考消息
2024-06-29 23:16:17

界面新闻记者 | 李烨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冰杯在这个夏天突然火了。社交平台上,不少消费者分享出了他们使用农夫山泉冰杯自制饮品的过程,连带着农 夫山泉旗下的东方树叶、水溶C等多款饮品,都成为网友们夏日特调的中心。

实际上,冰杯在全家、罗森等便利店渠道早有出售,其销量也已在近些年有大幅度增长。

全家方面向界面新闻表示,全家的冰杯从今年的销售情况来看一直维持着50%以上的增长,销售也随气温的提升而且现逐步上升的趋势。高峰时商业街店铺可以卖到30杯以上。

《2023即时零售冰品冰饮消费趋势白皮书》显示,2023年7月底至8月初,美团外卖上全国冰块销量比2022年同期增长182%,售卖“食用冰”商家数量同比2022年增长近90%。

冰杯的热度离不开社交网络的推动——自制饮品由于强调参与感,更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由此具有更好的传播度,小红书上关于“冰杯”的讨论已有超4万发帖。

在满足情绪价值的同时,于消费者而言,冰杯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性价比。

界面新闻看到,便利店、商超里的冰杯,依规格不同价格范围约在3-9元。单论价格,实际冰杯对标冰镇饮料并没有优势。但从市场反映来看,冰杯对标的饮品实则是调配的茶饮、咖啡与酒饮。

社交平台上与冰杯有关的发帖中,多数都附带上了DIY饮品,例如全家就分别针对年轻人、白领与学生人群推出相应的饮料、酒品与气泡水搭配。一些冰杯厂家如广州冰力达等,在官方公众号的产品宣传中,也常会配上自制饮品的教程。

与这些产品对比,冰杯的性价比便凸显出来。

以冰力达公司出示的“某幸同款橙C美式”教程为例,橙汁与咖啡液配比为3:1。以市面上这两款产品的常见价格为标准进行计算,其中,单包咖啡液的价格低至2.5元,300ml橙汁的价格在3.5-8元,一个冰杯价格3.5元(160克规格的大概可供2人使用),这样一杯现制饮品店中约400ml规格的“橙c美式”,成本最低可至7.75元。

放到酒饮上,冰杯自制的性价比就更为明显,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跟朋友聚餐的时候,其实大家没那么讲究,一瓶酒一瓶气泡水或者果汁,就能调出来够一桌人喝的了。”来自北京的冰杯爱好者苗笠告诉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自线上平台看到,如今一杯鸡尾酒的价格在线下门店已常见在70元及以上,而用冰杯自调的话,一瓶元气森林气泡水价格为6元,50ml百加得白朗姆价格在19.9元,加上冰杯的价格,总成本远远低于门店调酒。

于商家而言,以农夫山泉160克的冰杯为例,其售价在便利店渠道是3.5元,配料表中只有水,相比农夫山泉550ml、售价2元的天然水产品来说,冰杯的利润空间显然要高一些。

但也正是在上述需求驱动下,冰杯也开始变得细分,逐渐有“高端化”趋势,价格亦出现一定走高。

界面新闻注意到,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冰杯,除了常规食用冰块外,在全家、711等便利店渠道还出现了冰球、方冰等细分形态,就像专业酒吧内所能见到的那样。在广州冰力达公司对其旗下相关产品的宣发中,强调“居家品酒”这一场景,同时强调更好的冰块品质,及其所带来的升级味觉体验。

此外,冰块中开始被加入更多口味,例如盒马出售的咖啡味、葡萄味与百香果味的冰块。而相应地,“冰球”、“方冰”的价格约在9元一个,风味冰杯的价格则约在6.9元。

冰杯变得越来越吸引现制茶饮的消费者。

全家在近期在店内推出独售的两款冰杯“茉莉茶球冰杯”、“手摇爆柠茶口味冰杯”,规格在220g,售价分别为6.8元与8.8元。界面新闻看到,这两款冰杯内除了常规冰块外,还添加了柠檬片、柠檬茶球、茉莉花茶球等。

“未来全家的NPB冰杯还会从不同的杯型、口味以及规格,来满足消费者的一人饮、户外分享装等多个场景的需求。”全家对界面新闻表示。

价格的悄悄走高在消费者端也有了感知,目前在社交平台上,关于“冰杯刺客”的讨论已不罕见。

但冰杯价格的最终归向是什么,还需要一些时间观察。

从食用冰产业链上游来说,目前行业内尚无绝对主导的企业跑出,仅是目前便利店、商超等货架上常见的冰杯品牌,就有罗森和711内的“冰极限”,京东便利店的“晓德”,全家内的“冰力达”等多种,皆来自不同厂家。

而目前消费者对冰杯价格的接受度,事实上多是由于消费者虽注重体验,但对冰杯的价格缺乏成熟消费培育下的参照——就像“9块9”价格战之前的咖啡一样。

但随着农夫山泉这样的消费品巨头入局,食用冰行业也将可能走向竞争的台前,从而进一步规范化。

  <strong>增收入</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5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1月5日发布消息说,2022年“双进”服务“双减”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共联动全国科技馆400余座次,为公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优质科普活动1800余场,服务公众7200万余人次。

  中央电网企业加大跨区余缺互济力度,最大限度补缺口、保安全。

  具体来讲,一是科技金融专营能力显著提升,打造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体系,围绕培育一批、新设一批、改造一批,形成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科技金融事业部、科技(特色)支行、科技特色轻型网点、科技金融专业团队;二是科技金融服务重点示范推广,优选20家左右试点金融机构,为重点科技型中小企业制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方案,优先使用试点创新产品,享受配套政策,边试点边示范边推广;三是科技金融服务质效明显优化,在沪主要银行保险机构到2025年总体力争实现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在2021年基础上实现翻一番,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余额和户数在2021年基础上实现翻两番。

  为方便领取,中国驻苏里南大使馆将委托苏里南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协助发放,时间地点如下:

  当前,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特别是在重大决策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对决策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和长期性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从治理能力上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分工日趋复杂、形态更加高级、国际国内联动更加紧密,对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分析形势还是做出决策,无论是破解发展难题还是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都需要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具体分析而言,首先,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入、利益格局的调整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影响经济社会稳定的新旧矛盾并存叠加,突发事件频繁、风险点日益增多,对决策的前瞻性、预见性、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随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统筹兼顾各方利益的难度越来越大,决策面临的各种利益冲突问题越来越多,对决策的针对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在互联网时代,社会舆论环境更加复杂多变,舆论影响决策逐步显现,对决策的透明性、公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四,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世界格局博弈重组,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时期,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和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显现,出于国家战略利益、意识形态等因素采取各种手段遏制中国,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大国崛起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要更加注重对国内外经济社会形势的分析和预判,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完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注重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建设一批国家亟须、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提高国家治理中的科学决策能力,确保制定的重大战略、出台的重要政策措施符合客观规律,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新动能。

林瑜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