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峰浪谷上演“极速营救”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21 04:23:41

  某海域,天水相接,浪飞潮涌。

  “一名飞行员跳伞落水,立即前往救援。”近日,随着塔台指挥员一声令下,东部战区陆军某陆航旅组织的一场模拟实战条件下的海上搜救训练拉开序幕。

  “起飞。”接到紧急出动命令后,飞行员陈磊驾驶一架搭载救生、医护等多种力量的救援直升机盘旋升空,采取低空飞行的方式奔赴某陌生海域。机动过程中,后舱救生员黄伟康、绞车手董文峰再次检查救援设备,并穿戴好救援装具,完成搜救前准备。

  如何破解海上发现目标难的问题?据了解,该旅除了运用红外成像、救生电台等高科技设备进行目标搜索外,还引进了“国家海上搜救环境保障服务平台”软件,这款软件可根据海上洋流、风向、风速等快速精准定位目标漂移位置,较好地辅助飞行员搜索目标。

  “迅速搜索目标!”进入目标区域后,搜救机组密切配合,一边利用软件,根据洋流、风向、风速等研判目标概略位置,一边降低飞行高度,采取红外成像、救生电台、目视搜索相结合的方法展开搜索。

  海上气流不断,越贴近水面,直升机抖动得越厉害,陈磊竭力把直升机控制在平稳状态。“发现疑似目标!”忽然,一团红色烟雾在左前方水面升起,陈磊迅速驾机飞了过去,经确认为“落水人员”。

  “准备实施救援。”陈磊操纵战机降低高度、减小速度,熟练地将直升机悬停在距海面约××米处。据介绍,直升机悬停高度大有学问,悬停高了,会增加救生员出舱救援的时间,而悬停低了,旋翼产生的强风会吹“跑”伤员,甚至产生二次伤害。

  “救援环节, 最考验的是绞车手,他担任一个总指挥的角色,直升机怎么飞,救生员出舱后怎么救,都由绞车手指挥调度实施。”在指挥塔台,该旅一名领导介绍

  “状态良好,可以出舱。”董文峰竖起大拇指,给黄伟康出舱指令,黄伟康一侧身,随着缆绳慢慢向海面下降。

  “正前方10米、8米……”舱门口的董文峰通过送话器,协同飞行员陈磊连续修正直升机位置,寻找最佳入水时机,全速放下钢索,帮助黄伟康在目标附近入水。

  出舱下降过程中,由于受下降气流和旋翼风影响,钢索发生惯性自转,黄伟康不断地打腿旋转,确保始终面向目标。

  下降、再下降……正当黄伟康快要接近“落水人员”时,一个海浪将“落水人员”冲到了3米开外。黄伟康不得不再次用手语与绞车手、飞行员交流,要求修正方位。

  陈磊稳稳地握紧驾驶杆,调整机头对正风来的方向,抓住时机与绞车手一起将黄伟康下放至“落水人员”附近。

  接近“落水人员”后,黄伟康为其套好救生套,随即左手将其搂入怀中、右手发出上升信号。

  “准备入舱。”机舱外,救生员、绞车手和机长密切协同,黄伟康携着“落水人员”慢慢上升高度返回机舱,救护人员立即对“刚脱离险境的飞行员”进行检查和紧急治疗……

  “打仗需要什么,部队就精练什么。”陈磊说,“此次海上搜救训练,我们不但进一步论证了海上搜索营救组织实施程序,还测试检验了机载救援救生装设备性能,有效地提高了机组协同配合能力和卫勤力量战伤救治能力,储备积累了应急救生相关数据,为将来更好地完成搜救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自从成为一名急诊医生以来,祁丽丽已经记不清多少个节日与白大褂相伴了。当被问及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是否想念家人,祁丽丽笑呵呵地说道:“那肯定啊,不过自从疫情发生以来,好多同事已经三年,甚至四年都没回过老家了,让其他兄弟姐妹们先回去吧,我明年回。更何况急诊还有许多患者等着我们去救治呢。”

  站台上,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喜庆的中国结和“福”字点缀出浓浓年味。

  旅游业是意大利的支柱产业。意大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意大利2019年在疫情前共接待中国游客535.6万人次。数据显示,2022 年前9个月与2019年同期相比,意大利各类住宿场所的入住人次仍然下降约 3900 万,降幅为10.3%。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2/1/17558350548872356565.jpg" alt="" />

  卢燕琳说自己很喜欢游泳,所以对身边年纪稍大的运动员充满羡慕:“我看很多运动员都比我大,坚持游了很长时间,我特别羡慕他们(能一直参加比赛)。我相信自己也可以做到。”

  打扫除夕留下的炮仗皮、为灶台新添几根象征福气的柴火、切上一大盘香肠腊肉……兔年正月初一,在四川达州大竹县石河镇的老房,甘宇身系围裙,一大早就忙得满头大汗。这位青春小伙曾舍身救人,并在余震不断的深山老林创造了长达17天的生命奇迹,如今他面色红润,只是上楼时还偶尔有点蹒跚。

谢大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