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华使节走进上海:古典与现代之间感受沪上魅力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6-16 10:56:02

  中新社上海6月15日电 (记者 郭超凯)线上线下“火出圈”的上海豫园,14日再迎海外宾客。

  书法写扇、剪纸、手编中国结、品鉴茶道、练习太极拳……在豫园“海上梨园”,来自28个国家的40余名驻华使节相聚一堂,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和非遗,感受东方生活美学的魅力。

  在工作人员的示范下,不少驻华使节学起了太极拳,一招一式有模有样。“我喜欢太极,喜欢中国功夫。”津巴布韦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潘迪赛·马耶拉告诉记者,自己年轻时就爱看李小龙、成龙等中国功夫巨星主演的电影,深受其影响。

  书法写扇也受到驻华使节们的欢迎。泰国驻华大使韩灿才请工作人员用毛笔在折扇上写下了自己的中文名字“韩灿才”。说得一口流利中文、来沪4年多的新加坡驻沪总领事蔡簦合则挑选了一把写有“万事如意”字样的折扇。

  中国和马来西亚是隔海相望的友好邻邦,两国友谊源远流长。2024年是两国建交50周年。马来西亚驻华使馆副馆长诺法琳娜·穆罕默德·阿兹米请工作人员在折扇上写下“中马友谊万岁”,祝愿两国友谊长长久久。

  “海上梨园”原是俯瞰豫园的一处戏台,如今已是一处近千平方米的空中庭院。其露台临空而居,风景线得天独厚:举头即见上海陆家嘴金融区现代城景,俯 首便可阅尽老城厢市井繁华、青瓦飞檐。驻华使节们站在露台上举目远眺,恰似站在“城市阳台”看“百年上海”,古典与现代在这里交融。

  如果说豫园代表了上海古典的一面,那么上海中心大厦、张江机器人谷等则代表着上海现代的一面。地处陆家嘴金融区的上海中心大厦也是驻华使节们此行的一站。

  高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现为中国第一高楼。从地面乘坐超高速观光电梯,仅需约1分钟就可抵达上海中心大厦118层观光平台。站在观光平台上远眺,黄浦江两岸的美景一览无遗,城市面貌尽收眼底。

  驻华使节们赞叹中国高超的摩天大楼建造技术。牙买加驻华大使亚瑟·威廉姆斯盛赞上海是比肩美国纽约、法国巴黎的国际大都市。

  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上海是中国机器人产业最大的集聚地之一。依托张江成熟的创新实力与生态平台,于2020年亮相面世的张江机器人谷如今已然享誉全国。

  驻华使节们走进张江机器人谷,近距离了解手术机器人、咖啡机器人、救生员机器人等多款高端机器人。

  一款名为“清宝”的中国国产智能人形机器人受到驻华使节们围观。这款人型机器人不仅可以根据问题快速给出答案,还能在接收到指令后动嘴唱歌,挥舞双手做出舞蹈动作。

  多位驻华使节频频用英文与“清宝”互动,让它介绍各自国家,“清宝”均对答如流。一名驻华使节现场向“清宝”提问:“谁赢得了2022年世界杯冠军”?“清宝”准确回答出是“阿根廷”,引得使节们连连拍手叫好。

  驻华使节们此行是跟随中国外交部外事管理司主办的“携手央企 对话世界”活动走进上海,活动为期4天。15日上午,活动正式收官。使节们表示,此行近距离了解到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最新成果和明星产品,也领略到上海的魅力。

  正如蔡簦合所言,上海是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它汇聚了中西文化的精粹,古典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在此交融。(完)

  商场丰富展览陪伴市民过春节

  以现代化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效能。民主与治理在政治实践中相互贯通。从治理的本源内涵看,民主被视为判断治理状态是否真正达成的关键要素。而从民主的实践价值看,治理是民主的政治功能得以释放的重要场域,治理能力大小也是检验民主体制机制科学与否的重要尺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为强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效能指明了方向。以现代化治理能力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应提升民主参与主体运用民主制度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同时注重锻炼广大人民群众和公权力主体参与民主治理的能力,通过价值引导、教育培训等方式塑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观。

  原生态的草棚凉亭、可爱醒目的西瓜雕塑,地处三村中心位置的新“兴农驿站”改造完成后就派上了用场,2022年7月份就在这里完成了25万斤的西瓜交易。

  对于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由原来的±35调整为±50的背景,在资深精算师徐昱琛看来,此前的自主定价系数没有充分反映车辆风险,对于低风险车辆而言,由于受到自主定价的限制,保费没有办法下调到位。同样,如果车辆风险大,比如保费要上浮40%-50%,则此前的自主定价系数也会有限制。此外,市场上还出现了保险公司不愿为高风险车辆承保商业车险的情况。

  该商场另一家餐厅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年三十晚上餐厅正常营业,“现在很多市民都喜欢在餐馆里吃年夜饭,我们也都备足材料,迎接大家的到来。”该负责人介绍,该餐厅早已开启年夜饭预订模式,预订量和咨询量近期都显著增加。

  以舞蹈《只此青绿》为例,其灵感来自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展现的是青山绿水,大美中国,这本身就是中国人乐山乐水、天人合一的精神体现,能够激发当代人的情感共鸣。但是,《只此青绿》引起强烈反响的原因还不止于此。当青绿山水化身为一群绿袖青裙高髻的舞者,在舞台上转身、抬手、折腰之际,我们仿佛看到一座座青山蜿蜒起伏,又仿佛看到一幅画卷徐徐展开。这样的艺术创意再辅以唯美的舞台、古雅的音效,让人们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与情感冲击,中华文化特有的诗情、画意和神韵扑面而来。这种清雅的设色和诗意的审美来自近1000年前的宋朝,但它又和当代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品位不谋而合,所以才会在网络上获得超过3亿人次点赞,成为爆款作品。

葛建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