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垃圾场生态蝶变:土地资源再利用,垃圾“重生”为资源

来源: 格隆汇
2024-06-30 22:49:35

  中新网南昌6月30日电 题:垃圾场生态蝶变:土地资源再利用,垃圾“重生”为资源

  作者 门睿 臧赫

  位于南昌市西北方向的南昌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背靠青山。仲夏时节,园区内外满目翠绿,初到此处的人难以想到,这里曾是因环境污染问题被频繁投诉的麦园生活垃圾填埋场。“那时填埋场垃圾裸露在外,臭气熏天,雨天路上积水泛黄,我们都不愿靠近这里。”2017年来附近居住的居民阴佑聪告诉中新网记者,填埋场的环境污染曾为他的生活带来不小困扰。

  麦园生活垃圾填埋场于1997年投入使用,截至2021年封场,其作为南昌市唯一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所累计填埋了1200万立方米、约1700万吨垃圾。

  记者近日随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西主题采访团来到南昌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时,却看到另一番景象:原本的填埋库区经过覆膜覆土已不见垃圾踪影,部分完成封场的区域长出茂盛植被,其上架设 的太阳能光伏板鳞次栉比。站在场边呼吸,也未感到异味。

  印象的反差来自于南昌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的落成。为治理填埋场异味问题,产业园对填埋库区进行了终期封场,通过9层覆盖工序,将980亩垃圾填埋库区转变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设用地。覆膜之下,填埋垃圾产生的沼气经收集沿导气管输送至沼气发电厂;垃圾渗滤液分流至处理设施,实现与山体地表雨水、园区生活生产污水的“三水分离”。覆膜之上,厚度达90厘米的土层使种植绿色植被成为可能,也为光伏板架设提供合适的地表条件。

  目前,在填埋垃圾已沉降稳定的区域内已架设有光伏板超80亩。南昌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相关项目负责人熊威介绍称,按照计划,该项目最终将铺设总占地面积约600亩的光伏板,建成后年发电量约5000万度,相当于5万户家庭的一年用电量。

  垃圾填埋场终期封场完成后,南昌市生活垃圾不再填埋处理。每天清晨5:30起,装有生活垃圾的垃圾车陆续开至园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卸料大厅,将垃圾倒入垃圾仓。经过5至7天的发酵脱水,具备燃烧条件的垃圾将被投入温度约950℃的焚烧炉,用于发电。

  垃圾焚烧发电厂附近,餐厨垃圾处理厂正在无害化处理南昌市的餐饮垃圾与厨余垃圾。经过预处理与厌氧发酵等环节,每天有300余吨餐厨垃圾在这里以沼气、沼渣和沼液等形式实现生产再利用与无害化排放。

  据产业园工作人员介绍,上述垃圾焚烧发电厂与沼气发电厂所发电量不仅能满足厂区生产生活需要,余电还将上网供千家万户使用。

  “没有无用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的资源。”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王伟告诉中新网记者,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建设不仅能节约资源、减少浪费,还有助于恢复当地地貌生态,提高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质量。

  产业园建成后,曾长期困扰周边居民的异味与污水问题得到解决,葱茏青山再次焕发生机。“现在,我们经常带着孩子到园区附近游玩,在家附近就能亲近到大自然。”阴佑聪说。(完)

  外贸稳健得益于口岸建设。2022年,郑州药品进口口岸获批新增中药材进口功能,进口货值5047万美元;中欧班列(中豫号)新增8条国际线路等。这对内陆省份来说,实属不易。

  从2004年起,每年春夏之交,郑金良就会溯江而上“追鱼”,从长江口追踪到安庆一带跋涉两个多月,风吹日晒、忍饥挨饿都是常事。最终,他花了整整四年时间,采捕到了符合繁殖条件的雌性和雄性刀鱼。

  2022年8月,位于南通长江沿岸的重工企业向长航南通公安通州派出所报案称,工程师在调试机器时发现,单位存放在电气房内的8块CPU和15块模拟量模块等核心部件不翼而飞,估值约50余万元。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长沙2月8日电 (刘曼)湖南省统战部长会议8日在长沙召开。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隋忠诚出席会议并讲话。

  此后,“元宵钱王祭”活动于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八日上午10时举行,所有程序、仪规均依照“祭规条例”不变,至今已连续举办十四年(2020年因疫情防控要求停办),吸引了来自日本、法国、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来宾参加。

  会上,同江市政府与跨境电商、互贸落地加工企业等27个企业签约,签约项目20个,签约额达123亿元人民币,以及外资800万美元。(完)

吴裕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