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进博会)前瞻丨从进博看未来:进博会上处处有“智慧”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07 08:26:50

  中新社北京11月3日电 题:前瞻|从进博看未来:进博会上处处有“智慧”

  中新社记者  陈溯  王恩博

  随着5G通信、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呼应这一趋势,即将开幕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不仅将展示应用一大批颇具“未来感”的智能技术新成果,亦将为其进一步发展探寻新思路,可谓处处有“智慧”。

  本届进博会上,去年首次设立便人气火爆的人工智能展区再度亮相。不少企业摩拳擦掌,带来相关领域最新应用。

  全球知名自动化控制厂商欧姆龙今年将继续“参战”。欧姆龙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朱左江向记者表示,近几年,其工业自动化的核心是控制技术,加载了人工智能技术的AI控制器带来了更多创新应用。例如,在工业生产流水线场景中加入Think算法,机器人便可实现柔性仿真搬送,同时还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今年将全面展示其在智能制造、智能基础设施、智慧交通等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和应用成果。“进博会一直以来都是西门子展示前沿技术创新的首选地”,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表示,中国正积极推动产业朝着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方向发展,西门子的业务组合和战略方向与此高度契合。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透露,本届进博会,能源低碳、人工智能等科技前沿类展览专区以及生活消费类题材展览面积增长30%,超过4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将集中展示。

  场外智能技术“保驾护航”

  进博会展馆内,连场热闹的智能科技“大秀”蓄势待发;而在展馆外,更多智慧化手段正“润物无声”地保障展会顺利进行。

  本届进博会已有超过3400家参展商和39.4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全面恢复到疫情前水平。面对爆棚的人气,上海通过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打造上海MaaS(出行即服务)平台系统,交通“随申行”可查询进博信息,动态规划抵离展馆最优线路,实时发布交通保障信息,实现展馆周边停车场在线预约。

  与往届相比,今年企业展规模以及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的数量都创了历史新高。智慧技术也让监管更加高效,海关AR眼镜可快速比对参展食品、农产品原产地等信息,实现准入情况自动甄别。

  这些技术不仅应用于进博会,也正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思谋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贾佳亚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突破应用瓶颈,开始对社会经济方方面面产生深远影响,可以提升生产效率、优化流程、降低成本。“这些新需求也会进一步推动技术前进。”

  “众筹”智慧应对多重挑战

  人工智能技术代表着未来,但作为新 生科技,它也面临着数据隐私安全、技术成熟度、技术伦理、全球深层次开放合作等挑战。

  在贾佳亚看来,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及产业应用需要多方面努力。除了政府部门可牵头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规范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并联合企业继续加大人工智能研发投入,还要加强产学研国内国际合作。尤其是在产业应用持续深化阶段,需要新兴技术企业与传统产业公司通力合作,探索出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新道路。

  为了凝聚力量解决难题,本届进博会将“众筹”智慧。作为进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将于11月5日举办“智能科技与未来产业发展”分论坛。届时,包括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张峰、高通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蒙在内的多位重量级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将围绕人工智能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进行探讨,助力智能科技更好赋能全球产业。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国家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经济现代化,企业是推动经济现代化的执行主体,要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式现代化对实体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企业必须转变发展模式,从追求规模扩张到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022,即将画上圆满句号。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2/12/31/39/12942396052847140127.jpg" alt="" />

  该工程的总策划、青年女高音歌唱家陈丽如说:“‘百千万音乐人’大家庭在不断壮大,更多力量的加入让我们对用音乐赋能乡村振兴的目标更加充满信心。未来这些年轻的音乐人将走遍大江南北的乡村城镇,用自己的所学所感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这才是这次活动策划和举办的真正意义。”

  定州是河北省直管市,总面积1283平方公里,是联合国命名的“千年古县”。近年,当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城乡面貌“蝶变”升级,连续两年获评“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市”。

  由于投资者对“元宇宙”的未来抱有不确定,Meta公司市值缩水了约三分之二,该公司今年把名字由Facebook改为Meta;而由于担忧宏观经济前景可能影响人们的购买力,特斯拉、亚马逊、苹果公司今年的股价也都出现罕见的跌幅,全年股价分别下跌65%、50%和27%。

赖圣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