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知识普及化 观星成“Z世代”假期新风尚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7-01 00:32:34

  中新社舟山5月3日电 题:天文学知识普及化 观星成“Z世代”假期新风尚

  作者 林波

  “每一幅照片都要经过几个小时到十几个小时的曝光,才看得清楚。”带上拍摄设备和露营装备,穿上冲锋衣,“95后”风光摄影“发烧友”诸葛晓明开启了“五一”假期模式——观星拍摄。

  “天气好的时候基本在野外拍摄星空。”诸葛晓明受访时表示,他于2018年接触天文学,“在网上看到摄影大神们拍摄的星空、星云照片,非常震撼,也萌生了想要拍出这样星空的念头”。

  “一般是一个人‘打野’,看着美丽的星空,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诸葛晓明表示,遇到有特殊天象时,他也会组织活动,与朋友一起进行月食、彗星、流星雨等观测拍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天文学知识的普及,天文学研究正逐渐走入公众视野,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兴趣所在。特别是对于“Z世代”而言,观星已成为一种新风尚。

  这个“五一”假期,许多年轻人选择追逐星空,用镜头记录下宇宙的浩渺与神秘,展现了年轻人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追求。

  “00后”傅靖乔是一位浙江大学在读博士生,同时也是一位星野摄影爱好者,曾到访内蒙古、西藏等地拍摄。

  傅靖乔表示,观星是天文学研究中的一部分,在信息时代,观星门槛并不高,天文学同样并非“高不可攀”的学科。

  “五一”假期期间,傅靖乔参与了舟山市天文学会举办的“路边天文”活动,为游客科普相关的天文知识。

  “同一片星空,不同地方看到的风景是不一样的。”舟山市天文学会秘书长吴高峰受访时表示,“五一”假期,在传统热门旅游项目人气爆棚的情况下,不少人正把目光转向新兴小众项目——观星,“舟山作为海岛城市,给予了星空更浪漫的元素,星辰大海,把星空和大海联系在一起”。

  吴高锋表示,对于星 空观测而言,一台千元人民币的双筒望远镜就可以观测认识星座,“随着对星空探索进一步提升,可能需要进阶的设备来

  在追逐星空的过程中,年轻人不仅可以欣赏到壮丽的星空景象,还可以学习到丰富的天文知识,增强对宇宙的认知和理解。同时,这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享受假期闲暇的好去处。

  “做天文科研的门槛很高,但普通人学习天文科普知识、观看普通天象的门槛不高。”南京大学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专业博士、浙江海洋大学讲师王楠表示,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观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观星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科学探索。(完)

也彻底火出圈儿

  微软上周三宣布,将在3月底前裁员1万名员工,约占员工总数的5%。有媒体分析称,微软裁员可能波及不少工程师岗位,或延缓其最新可穿戴设备产品的开发。同一天,亚马逊启动最新一轮裁员,是其本月初宣布的1.8万人裁员计划的一部分。这轮裁员将主要影响零售和人力资源部门。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郑州1月23日电 (记者 刘鹏)古城河南开封倾力打造的“宋都大庙会·灯会”22日(正月初一)正式亮相。即日起至正月十六,开封城万盏花灯迢迢,五大会场每日联动上演千余场演出,再现繁华鼎盛的“东京不夜城”。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3/55/14087843849138474551.jpg" alt="" />

  凌晨两时多,巴合提亚尔和同事们疏散完了小草湖检查站前滞留的车辆,8辆警用巡逻车有一半的车窗都被石子砸坏了。交警们熟练地用纸壳、胶带把损坏的地方糊住,继续上路巡逻。

  另外四本进入到榜单中的中国原创童书是:讲述中国民族故事的《我是中国的孩子》,输出传统文化的《孔子来了!论语可以这样读》,明星孙俪跨界创作的《西西家族成长日记·我会保护我自己》和作为唯一入选的玩具书《空间站全景立体书:繁星作伴好还乡》。

林志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