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经济观察)极端天气频发会否影响中国粮食安全?

来源: 大河网
2024-07-07 10:40:30

  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记者 陈溯)今年入汛以来,中国极端天气频发。6月,华北、黄淮等地干旱快速发展,长江流域遭遇历史同期第二多强降雨。中国粮食安全会否因此受到影响?

  进入夏季,中国出现“南涝北旱”现象,南方强降雨具有极端性。据气象部门统计,6月10日 入梅以来(6月10日至30日),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降水量分别较常年同期偏多49.2%和18.6%。强降水造成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南、贵州、安徽、湖北9省份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暴雨洪涝等灾害。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向中新社记者表示,南方强降雨主要影响水稻生长区,水稻是水生作物,洪涝灾害对其影响不大,且当前尚处于年中,随着后期加强补种和技术干预,仍可挽回一定损失。“作为重要口粮之一,中国稻谷库存充裕,南方洪涝灾害对中国大米安全供给影响比较有限。”

  据农业农村部公开信息,占中国全年粮食产量20%以上的夏粮今年丰收已成定局。当前正值秋粮生长期,展望后期,能否保障全年粮食安全主要取决于水旱灾害对其影响如何。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表示,目前秋粮玉米正处于出苗和生长期,水资源保障十分重要。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大中型灌区水资源基本能够得到保障,灌区粮食产量占全国75%以上,对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顶梁柱作用。“从整体情况判断,尽管水旱灾害频发,只要应对措施得当且不发生大面积极端变化,不足以影响今年国家粮食安全,不用过度担心。”

  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也是农业生产大国和人口大国。极端天气频发之下,官方已行动起来,采取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农田水利调控、农业技术减灾等多种措施减轻灾情损失,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姜文来表示,近年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抵御水旱灾能力不断增强。2000年至2022年,中国平均每年因旱灾粮食损失为223亿公斤,而2013年至2022年平均因旱灾粮食损失为136亿公斤,粮食生产抵御旱灾能力显著增强。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干旱、水灾发生的频次和强度不断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挑战也在加剧。

  李国祥表示,面对日益频发的极端天气事件,要加强农业灾害防控体制机制建设,细化各项应对措施。如以前通常是“南涝北旱”,在极端天气影响下,现在北方也易出现极端暴雨。去年华北地区遭遇的严重涝灾,就提醒北方地区要加强排灌系统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二级巡视员廉莉在发布会上指出,数字化转型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本次“行动”为破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共性难题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思路。

  “就连写下辞职信,说出世界那么大的姐姐,也渐渐被生活的琐碎和忙不完的工作所淹没。”家住重庆龙湖西苑的李小青1月15日说,前“兔”似锦,年轻人想去旅游的心再次被激活。

  徐家新介绍,过去五年,吉林全省法院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开设网络赌场等新型网络犯罪,审结案件2495件9581人。完善守信正向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强化执行工作统一管理和审判、执行环节相贯通,共执结案件755660件,执行到位金额1430.2亿元。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数据显示,为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和绿色低碳发展,税务部门落实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2022年全年累计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879亿元,同比增长92.6%。

  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南宁1月16日电 (陈秋霞 杨陈)缅甸驻南宁总领事馆总领事觉梭登16日在广西南宁接受采访时表示,广西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将为与缅甸在能源、制造业等领域加强合作铺平道路。

林以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