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加法”换来粮食安全“乘法”

来源: 慧聪网
2024-06-03 10:52:57

  我国粮食产量连年超过1.3万亿斤。稻谷、小麦、玉米播种面积占我国粮食总面积的比重超过8成,产量占比超9成,不仅是老百姓饭碗里主要的粮食品种,也是农业保险政 策的“主

  据介绍,财政部最早于2007年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累计拨付的保费补贴资金超过3000亿元,年均增长22%,推动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稳居全球前列。

  2018年,我国开始探索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2023年将这两个高保障保险拓展至所有产粮大县,今年在全国实现全面覆盖。“6年间,从试点扩大到全国,这项政策的出台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稳定种粮农户收益、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廖岷说,这是我国农业保险领域的一个标志性举措。

  廖岷现场算了一笔账:一位农户种了100亩水稻,化肥、农药、种子等直接投入再加上地租、人工等费用,每亩成本假设是1500元,总成本就是15万元。如果没有保险,遭遇大灾就会绝收,这15万元就全部损失了。如果投了完全成本保险,每亩可以赔1200元,加上其他农业直接补贴,基本上可以把15万元的投入补回来,解决了种粮的后顾之忧。在财政补贴下,这位农民朋友每亩自己才交大概10元,100亩地约交1000多元,受灾时最多却能得到12万元的赔偿。

  2023年8月,哈尔滨双城区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有个合作社种了900多亩玉米,因为投保了玉米完全成本保险,自己交了几千元保费,最后获得了数十万元赔款。“合作社的负责人说,没有想到能赔这么多,成本都给补上了,以后还要继续投保。”廖岷介绍。

  廖岷表示,在全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粮食安全更有保障,中国的饭碗可以端得更牢。一方面,政策全面覆盖后,对全国的小农户乃至规模经营农户都形成了保障,有利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这些年自然灾害、极端天气有增多趋势,这也是出台这一政策的背景。比如,去年河南发生的“烂场雨”,成熟小麦霉变,农业保险赔了26亿元,这对于挽回受灾农户的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农民的广泛认可。

  “我们用财政支出的‘加法’,换来了稳定农户收益和保粮食安全的‘乘法’,表明了用足财政力量给农户更多实惠的决心,也体现了保障好国计民生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廖岷说道。(本报记者 刘 垠)

  作为亚洲杯冠军球队,中国女足在今年的女足世界杯、亚运会女足赛上会得到竞争对手更多的重视,因此球队遭遇的困难较去年只多不少。综合各类因素,中国女足在本届世界杯上应首先力争从小组突围,继而争取跻身前8名。中国女足在本届杯赛小组赛中将遭遇欧洲劲旅英格兰队、丹麦队以及一支预选赛附加赛晋级球队,这意味着,球队从小组赛开始便将遭遇严峻考验。

  元旦假期国内游客出游5271.34万人次

  所幸12月13日早上,保姆告诉赵晨阳,她母亲已经退烧了。

线下的紧急行动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陆兆福指出,马来西亚是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马来西亚的交通行业因为中资企业的加入而焕发活力,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和吉隆坡地铁二号线等重要项目都由中资企业建设。“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工程项目,建成后将带动东部海岸沿线经济和产业发展,同时连接东海岸与马来西亚主要港口巴生港。”

  (一) 实施中心城区和县(市)、上街区无差别化落户政策。2019年政策规定,郑州市中心城区有条件的设定落户标准,县(市)、上街区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此次调整为全市统一的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政策。

路宛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