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六特”农产品亮相福建

来源: 中青网
2024-06-03 22:03:21

  中新网银川6月2日电 (记者 李佩珊)记者2日从宁夏中卫市海原县获悉,宁夏“六特”暨海原县农特产品产销对接会日前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举行,多家参会企业与采购商达成产销及技术合作协议,订单金额超过3160万元。

  据了解,此次海原县共 有33家各类企业现身对接会现场,宁夏驻福建办事处还邀请了来自宁夏同心、原州、隆德、贺兰等地和来自福建厦门、漳州、漳浦等地的70余家企业参加了本次对接会。

  对接会上,来到现场的漳浦市民对宁夏优质农特产品表现出极大的购买热情,海原县企业带到活动现场的10余万元商品全部售罄。部分未购买到心仪商品的市民纷纷添加企业联系方式进行线上订购,累计订购商品金额超过158万元。

  与此同时,闽宁双方参会企业互动热烈,并取得丰硕成果。来自宁夏的宁夏艺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海原县永盛屠宰有限公司、宁夏锦彩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卫奋杞食品有限公司、古城人家酒庄等12家农特产品经销负责人与福建元合供应链有限公司、漳浦县新裖兴贸易有限公司、兰儒(厦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福建舜洋食品有限公司等参会企业达成产销及技术合作协议,并签订了《农特产品产销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展了宁夏农特产品的销售市场。

  近年来,闽宁两地以产品为媒介,用消费搭桥梁,积极举办各类产销对接活动,闽宁合作愈加密切,结出累累硕果。宁夏拥有六盘山牛肉、盐池滩羊、中宁枸杞等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名特优农产品,与福建省市场不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闽宁协作更是前景广阔。会上,海原县农业农村局作“一主四特”农特优新产品推介,宁夏“六特”产品经销企业代表、海原县特色农产品企业代表分别发言。

  本次活动由宁夏驻福建办事处、海原县委、海原县政府主办,海原县工信商务局、农业农村局承办,漳浦县工信局、农业农村局协办。(完)

  《商业呼声报》称,离世的大熊猫名叫“乐乐”,终年25岁。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首先是中小企业自身的数字化,是包括管理数字化、业务数字化和商业模式数字化多维度协同转型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复杂迭代过程。转型第一步的成效直接决定了中小企业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的信心、能力和动力,对整个转型过程至关重要。在转型低阶阶段,可通过导入财务流程自动化、协同办公平台、标准化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既有信息化业务上云等投入少、门槛低的管理数字化业务,完成初步数字化改造,兑现数字化初期收益。待企业形成必要的数字化能力后,再逐步推进计算机辅助设计、众包设计和协同研发、云化制造执行系统、高级计划与排程、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各环节数据综合集成、可视化与智能分析等高阶业务数字化和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形成能力积累、业务转型和效益兑现的良性循环。需要强调的是,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具有“重硬件、轻软件,重产品、轻服务”的观念,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正是软件化和服务化,因而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同步推动中小企业家认知模式的转型。

  据了解,圣象天门位于西藏那曲市班戈县青龙乡5村境内,属于西藏纳木错北岸自然保护区范围。被称为“西藏美景的终结地”,也是西藏著名的网红打卡地。

  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之际,普京还会见了俄罗斯社会爱国与青年组织代表,并发表讲话。

那场面是相当大

  沈明高指出,数字技术是当代最重要的通用技术,其广泛应用将再造生产流程。他介绍道:“数字化有两大痛点,首先是无形资产的投入,欧美无形资产投资占整个投资的比重达到了40%;其次是标准化,只有标准化才能发挥规模优势,实现大规模的个性化生产。这两个痛点如何打通,对企业和整个行业的发展将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许佳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