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学建筑是一种幸福

来源: 齐鲁壹点
2024-06-08 22:51:09

  中新网南京6月7日电(徐珊珊)6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程泰宁传》新书发布暨座谈会在南京举行。会上,程泰宁分享了他多年来在建筑理论和实践领域的思想经历和人生体悟。在程泰宁看来,学建筑是一种幸福,一辈子做一件事,把事情做好。

  程泰宁说,尽管建筑设计实践探索的路并不平坦,但每一代建筑师有每一代建筑师的责任,“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我都期待下一代建筑师将城市建设事业做得更好。”

  谈起母校东南大学对自己的培养,程泰宁说:“刚入学时觉得有些忐忑,在老师的细致教导下,以及学校浓厚氛围的熏陶下,我逐渐喜欢上建筑。这四年的学习,帮助我打牢专业基础,也确立了人生的未来方向。”

  据了解,《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程泰宁传》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之一。该书记述了程泰宁以往工作与生活的经历,反映了中国建筑设计领域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的 发展历程。(完)

  “政事儿”注意到,履新衢州市委书记1个月后,高屹就来到荷村村。2022年4月,高屹在荷村村和县、乡、村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交流学习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的体会收获,共话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他说,实现农村共同富裕,关键在于减少农民、发展产业、深化改革。要通过不断地改革,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更加有效地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致富,真正实现“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

  从实际案例看,自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订后,相关部门运用前述违法所得没收特别程序,已对不少逃匿或死亡的犯罪分子的财产进行了追缴。

  伯恩斯指,只有对中国的某些产业采取“有限且常识性的限制措施”,才“符合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伯恩斯没有就什么是“有限且常识性的限制措施”进行解释,但就过去一年拜登政府的动作来说,那意味着限制中国发展高科技产业的能力,意味着在国际层面寻求限制对中国“关键产业”的投资,例如明确“让中国的芯片开发陷入停滞”。

  这是1976年10月21日,丁肇中因发现J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的第三天,丁肇中成为继杨振宁、李政道之后第三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那一年,他年仅40岁。

  无论是在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在私营单位中,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水平第一的都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行业平均工资水平下降。

  中国网3月31日讯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为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防范产品问题隐患造成网络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美光公司(Micron)在华销售的产品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张家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