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深化对韩经贸合作 集中签约韩资项目

来源: 上观新闻
2024-06-30 14:56:14

  中新网长春6 月30日电 (李丹)8个生物科技领域的韩资项目29日在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中韩示范区”)集中签约。

  记者获悉,签约项目包括韩国科学技术院皂苷肥、韩国SOLINA海盐投资、韩国艾多美集团投资等,项目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广。中韩示范区国际合作交流局负责人介绍,签约的8个韩资项目,是中韩示范区立足吉林省农产品及生态资源优势与韩国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一次有益探索,这些项目将有力推动中韩示范区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成为中韩经贸合作的新亮点。

  吉林省位于东北亚地理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中韩经贸合作的重要窗口。中韩示范区作为国家级示范区,立足中韩两国、面向东北亚及更大范围开展国际合作,为吉林省对外开放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吉林省贸促会副会长宣兆海介绍,2023年,吉林对韩国进出口总额达到59.9亿元;今年1-5月份,吉林对韩国进出口额29亿元,同比增长33.9%。吉林现有韩国企业378户,累计利用韩资22.5亿美元。双方合作领域涉及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人参、农产品等。

  韩国中小企业经济委员会副委员长金起熏表示,此次韩国企业携带先进技术与资金,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建设的微生物工厂与种子工厂正式开业,这是两国友谊与互信的见证。他表示,中韩示范区为韩国中小企业提供了极佳的投资平台,未来将持续推动韩国企业走进中韩示范区,并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服务,确保双方合作畅通无阻。(完)

  在疆内,积极推进疆内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深化风光水火协调控制,探索燃煤自备电厂与新能源绿色替代交易、跨区富余新能源现货交易、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等模式。结合区域和行业发展,稳妥有序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电能替代,应用“电能替代+需求响应”“新能源+电能替代”等组合技术手段服务消费侧节能降碳,促进地区低碳发展。在疆外,在全力保障好“疆电外送”通道新能源占比的基础上,结合新疆“白天强、夜间弱”时段性外送特点,充分利用输电通道剩余能力组织“疆电外送”助力外省电力供应,帮助用电企业拓宽碳减排路径,助力其转型升级、实现低碳零碳可持续发展。

  开幕会书面听取了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根据报告,五年来,共征集提案6897件,立案6514件,同比增长20%。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本届政协提案均已办复,提案建议办理采纳率占交办提案的84.6%。一大批意见建议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决策政策,体现和落实到相关发展规划、法律法规和制度文件中,为助力党委政府科学民主决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有效凝聚了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共识和力量,有力助推了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首都治理效能。(完)

  深化经贸投资务实合作。尽管2022年全球经济面临较大压力,但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经贸合作仍然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22年前11个月,中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计进出口额达12.54万亿元,同比增长20.4%,增速高出中国外贸整体增速11.8个百分点。同一时期,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28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这表明,在困难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共建“一带一路”具有独特的价值。

  科学性:守正创新多元融合的科学支撑有利于强化中医药治疫特色与优势

  从不同国别来看,非洲国家2023年的经济表现预期并不相同。大部分国家经济都将保持温和增长,但经济增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国家经济甚至会停滞不前,在衰退的边缘徘徊。

  蒙脱石散服药有讲究

林欣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