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爷爷”越多,年轻人扬帆求知的助推力越大

来源: 奥一网
2024-06-17 10:51:13

  83岁的“火山爷爷”刘嘉麒院士近日火了。他在网上开课讲地质学和火山知识,受到众多年轻网友欢迎。“跟着刘嘉麒院士讲地质学习”“在院士评论区看到一堆葫芦娃”等话题冲上了热榜。此外,刘嘉麒院士在抖音做科普的故事也被网友关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在评论区留言,说自己听过刘院士的线下讲座。数据显示,其抖音短视频账号一周内账号粉丝增长超100万,目前已经达到138万。

  刘嘉琪院士从事地质科考60余年。身为我国火山学研究领域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院士,其学术地位和科研成绩,早已被科学界熟知认可。跨过80岁高龄,刘嘉琪院士尝试在互联网短视频平台科普知识、分享心得,不断探索科学的辽阔边界,也为年轻人走近科学推门引路。这种新探索,获得了正反馈。短短一周,“火山爷爷”的抖音账号涨粉超百万,收获网上网下“葫芦娃”的喜爱追捧,说明通俗生动、有价值的科普知识,有旺盛受众需求和强大生命活力。八旬院士和年轻人之间的“双向奔赴”,更是短视频助力知识普惠的有力例证。

  这种“双向奔赴”来之不易。众所周知,科学事业本身具有一定门槛,科学知识也不是零碎的“快餐式”知识。正因为如此,过去的科普,某种程度上面临科学家和受众“两难”的尴尬——科学家有心却难以“发力”,受众有需求却难觅资源条件。而互联网短视频的发展,日益发挥出了在科普领域“拆墙推门”的效用。

  就“拆墙”来说,短视频的出现,打破了科普学习的时间、空间、场地等物理因素限制。天南海北的网友,只要有网络、有空闲,随时随地观看直播、检索学习知识已成为现实。在“推门”层面,诸如“火山爷爷”一样,用丰富内容、有趣形式、准确而形象的表达,解锁“冷门”知识的本质,助力科学知识的有效触达。借助短视频平台及其推荐技术,“冷门小众”的科学知识不再“孤芳自赏”,而是精确找到了受众群体,让类似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等有了被更多人了解、接近学习的机会。从这个角度观察,“火山爷爷”就如一位勤勤恳恳的“掘金人”,用自己的专业本领,为万千网友挖掘出黄金般的科学知识。

  庆幸的是,“火山爷爷”并不孤单。越来越多的顶尖科学家,正通过短视频等新的传播方式科普知识、分享智慧。《2024抖音自然科学数据报告》显示,目前已有8位两院院士在抖音开设账号,分享科 学知识,抖音已成为全网“两院”院士认证账号最多的内容平台。一位位顶尖科学家加入“银发知播”队伍,提升了知识普惠的质量成色、流动速率,也大大扩展了科普的广度和深度。与此同时,有超过40位诺贝尔奖得主、400位认证教授在抖音分享知识。抖音上的一个个短视频,拉近了顶尖科学家和大众的距离,在不经意间点燃年轻人学习知识的兴趣,也成为线上大学和线下万千“学生”的连接器、助推器。

  科普是一项极具价值意义,关乎全民科学素养和社会未来的事业。在学习知识和不断推进科普的道路上,“掘金人”十分重要。“火山爷爷”越多,知识普惠的助推力越大,科学火苗在每个人心中落地生根的可能就越大。我们乐见更多顶尖科学家、教授的加入发光,也乐见短视频平台的连接助推,共同为年轻人扬帆起锚,探索更辽阔的科学世界。(文/宋凛)

  说起豫剧,大家都知道。越调是啥,许多人都不清楚,老河口豫剧团为啥改唱湖北越调呢?

  发于2023.2.13总第1079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现在,能够从海洋沉积物中摄取高达80%甲烷的地杆菌可能是这种恶性循环的一个潜在解决方案。

  去年,是王鹤棣出道的第五年,他也越发认定“豁出去努力,别想结果”的信念。“走了五年,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表演,并且,我认为能体验角色、经历别人的人生故事,是一件很精彩的事。”王鹤棣兴奋地聊起他这几年“做演员的感受”,“我本就是一个挺跳脱的人,喜欢新鲜的、有挑战的事,做演员对于我充满了吸引力。在表演的过程中,无论对自己的表演能力、业务能力,还是对人生经历都是一种收获,能在角色中完善自己,成长、体验,我无法不热爱,也无法不继续下去。”

  这其中,新能源汽车的“火车头”拉动作用尤为瞩目。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对于赵先生的快递延迟,极兔客服表示是由于站点异常,可能是配送人员不够。该站点给赵先生的进一步解释则表示,由于年后人手不足,但快递数量却增长很快,导致了快件的积压。一位姓张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极兔公司已经“招聘了外援快递小哥来处理这些快件”,但是还是需要赵先生再等三到五天。

吴劭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