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宁:非遗走进街头 “一站式”展示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来源: 一点资讯
2024-06-29 14:28:02

  中新网西宁6月28日电 (记者 李江宁)28日,西宁市中心广场内人头攒动,十分热闹。广场内正在展销藏毯、排灯、黑陶、藏药等各类非遗产品,酸奶、酿皮、馓子、手抓、奶皮等青海特色传统美食,更有安昭、折噶、宴席曲、则柔、民间小调、民歌、八门拳等非遗传承人精彩的舞台表演……

  当日,2024年青海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系列宣传推介活动总结观摩仪式在西宁市中心广场举办,让游客与市民“一站式”体验青海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此次总结观摩仪式汇集青海8个市州、4家文博单位、2家省直项目保护单位的65项省级非遗项目、70名非遗传承人的万余件作品。

  当日,现场主要开展了“歌舞邀约”表演类非遗项目舞台展演、“乐购非遗”非遗购物节消费活动、“云游非遗”优秀青海非遗影像展播、“赓续文脉”文化遗产宣传推介、“古迹寻踪”考古视野下的丝绸之路青海道摄影展、“跨越时空”非遗手作研学体验、“河湟故事”河湟皮影戏展演等。

  活动现场,反映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等遗存和珍贵文物的75幅精美摄影作品吸引游客驻足观看;冰箱贴、盲盒、钥匙扣、彩陶书签、丝巾、笔袋等具有时代气息的文博文创产品成为群众争相抢购的热门商品。

  “今年6月以来,青海采取线上线下方式,举办了16 7场(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广泛的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进一步深化了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宣传展示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成果,彰显了青海传统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扩大了青海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和美誉度。”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吕霞表示。(完)

  这是在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拍摄的运输鲜花的台车(1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分批启动实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试点,实现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试点全覆盖。推进15个整省试点省级平台接入国家门户,初步形成上下贯通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体系,在助学、助教、助管、助研等方面新模式不断涌现,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从2022年情况来看,尤以财务类退市居多。强制退市的42家公司中,40家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1家触及重大违法类退市指标,1家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

  从医疗尖兵到应急勇士,从基层劳动者到大国工匠,无数奋斗者的身影勾勒出新时代奋进的乐章,而无愧于时代的人终将获得时代的褒扬。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鲜花、雪板、轴承,啥啥都能运,快递业连接千城百业。

  “‘8·8’地震后,九寨沟县克服景区关闭重建两年多等不利因素,于2019年4月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县委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委常委、九寨沟县委书记贺松说,“我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林俊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