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车价格跳水?真实情况如何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21 03:04:42

  中新网6月19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葛成)近日,有关日系车价格“跳水”的消息引发关注。最先吹响降价号角的是丰田方面。一汽丰田官方微博在“618”当天发布的消息显示,其即日举行24 小时限时特卖会。其中,紧凑型轿车卡罗拉售价不到8万元起,限时综合优惠幅度超过4

  真实情况如何?中新财经19日从北京地区一家一汽丰田经销商处了解到,微博中提到的促销车型采用了三缸发动机,并非常卖配置。目前混动版的卡罗拉起售价不到9万元,优惠幅度超过4万元,另外还提供3000元置换补贴,店内其他车型也有类似幅度的优惠。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除了丰田外,本田、日产旗下的多款车型也存在大幅降价现象。其中,东风日产旗下轩逸的优惠幅度在4万元左右,天籁则超过5万元;东风本田旗下热销车型思域、CR-V也有类似优惠。另外,广汽丰田旗下中级车凯美瑞,混动车型的裸车价格也已降至15万元左右。

  “以前优惠幅度肯定没最近大”

  “以前优惠幅度肯定没最近大。”据一汽丰田店内销售人员介绍,混动版卡罗拉一直是店内主销车型,月销量大概超过30台,占到总销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从2024年初开始,这款车型的优惠幅度一直在3万元左右,最近有所上浮。

  有在店内看车的消费者表示,现在不管买合资还是国产,价格相比前几年下降不少。买车花自己的钱,毫无疑问是利大于弊的。

  中新财经注意到,虽然日系车价格“跳水”的消息已引发关注,但工作日在展厅内看车顾客却零零散散。除了给消费者介绍产品外,店内也有销售人员在给顾客核算车辆价格。有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周末会更忙些,但总体车子卖得一般。”

  “将来的优惠幅度我说不好,也有可能更大。”多位日系品牌销售人员表示,现在车市的竞争异常激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突破新高,日系目前主力车型仍是传统混动和燃油车,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有限,暂时只能靠降价的方式夺取份额。

  日系车市场份额近年持续下滑

  一直以来,日系车以“省油、耐用、经济”的口碑被消费者所熟知,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曾一度保持在25%以上。彼时,每卖出四辆新车,就有一辆是日系车。巅峰时期,日系车的份额更是一度接近30%。

  例如,丰田雷凌、卡罗拉和日产轩逸车型,一度被誉为网约车三大神器。三款车型凭借价格低、保养便宜、可靠性好的优势,深受网约车司机青睐。

  自2020年以来,日系车在华的市场份额却呈现了显著的下滑趋势。乘联会数据显示,在2020-2023的四年间,日系车在华市场份额分别为24.1%、22.6%、20.0%、17.0%。进入2024年,这一趋势仍未有扭转迹象。在刚刚过去的5月,日系品牌零售份额已降至14.8%,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

  中新财经从多位网约车司机处了解到,他们正计划将手头的混动或燃油日系车换成新能源汽车。“混动车烧汽油,折合每公里最便宜也得0.4元,燃油车更是翻倍。充电的话,最贵也就0.3元,便宜的话,甚至可以做到几分钱一公里。”

  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日系车销量下滑与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有关,燃油车市场份额面临剧烈萎缩,自主品牌凭借新能源车加快抢占合资品牌部分市场,但日系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处于弱势地位,日系车市场份额出现下滑。

  深陷造假危机,日系车口碑再受打击

  除了上述因素外,日本车企近期深陷造假危机,也再度给日系车在华的口碑带来负面影响。

  据日本国土交通省此前发表声明显示,丰田、马自达、雅马哈发动机、本田、铃木的38种车型在用于量产的认证申请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由于量产认证事关车辆安全,丰田、马自达和雅马哈发动机3家公司的6款在产车型在确认符合安全标准之前,已被叫停出货。

  在谈及造假问题时,虽然店内的销售人员极力撇清在华生产车型与日本本土车型的关系,但这并不能完全打消消费者的疑虑。

  “本来安全性方面就没啥优势,现在更不敢出手了。”消费者小陈表示,了解到有关造假的新闻后,对日系车的印象又打了折扣。日系车企可能需要采取措施,才能再次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完)

  涿州地处保定北部,东临北京大兴区,北接房山区,是此次京津冀地区受洪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8月1日,河北省涿州市公安局在社交平台发布求救信息,称涿州全域停水,部分停电,需要大量船只转移群众。据涿州市官方消息,7月29日至8月1日上午,涿州全市平均降雨量为355.1毫米,146个村居、超过13万人受灾。

  对国际社会来说,当然要看到这次机会难得。毕竟,这是首次由非西方国家——沙特,来组织有关乌克兰的和平会议。这当然是具有不小的积极意义的。

  当导游在互联网上成为独立IP,与旅行社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甚至有部分自媒体导游成立旅行社公司,实现产业闭环。与此同时,新兴行业的规范问题浮出水面。被时代催生出来的新赛道,是否会乘风破浪稳住脚跟呢?

  2012年“7·21”特大暴雨发生后,河北省保定市涞水、涞源成为洪灾的重灾区,涞水县野三坡景区遭受自1986年开放以来最致命的重创。据2012年媒体报道,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在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野三坡景区上游的拒马河干流无水库等拦蓄工程,导致洪水迅猛,河道难以消化如此大的降水,但水库修建须由国家统一规划,种种原因致使当地修建水库搁浅。

  9日中午,事发地附近一商户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出事的鱼鳞坝平日水位不高,前来游玩拍照打卡的人较多。9日上午突然河道涨水,有游客被冲走,现在河边已无法靠近,有民警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在搜救。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向《中国新闻周刊》指出,要实现更精准的天气预报,需要资金和很强的技术能力,而且要精确到较小区域尺度,“目前还做不到这么精细化”。北方城市发生这种极端暴雨的频次较低,对于其形成规律,也缺乏相关历史数据的积累。同时,多位专家还提醒,预警也不能过度发布,最近几年由于频频发生一些突破“历史经验”的极端天气事件,一些地区的气象部门担心事后追责,日常发布预警的频次过高。这会给地方政府和公众造成“狼来了”的感觉,不利于真正发生灾害时的动员。

陈文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